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全部百科>百科问答详情
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真实性有待确认,请自行甄别。

有关婴儿病毒性腹泻的问题!急!5个半月婴儿,已经腹泻5天,挂了3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浏览:8次 分类: 健康-儿科
问题描述:5个半月,已经腹泻5天,挂了3天的病毒唑,另口服小儿安奇和金双歧,这5天中还一直在口服补液盐II。每日腹泻次数是12、13次左右,从发病开始一直没有减少。请问有经验的妈妈或医生,这样的情况正常吗?这种腹泻一般几天能好?
婴儿腹泻是2岁以下小儿的常见病,习惯上叫消化不良,全世界每年有400万儿童死于腹泻病。引起婴儿腹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①喂养不当,喂食不定时,量忽多忽少,食物成分不适宜,过早地喂大量的淀粉或脂肪类食物,或突然改变食物的种类和断奶,都可引起消化紊乱而发生腹泻。人工喂养比母乳喂养的发病率高。②护理不当,常是因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或因气温高,孩子受热,出汗过多,使胃酸及消化酶分泌减少,不能适应食物在质和量上的较大变化,均可引起腹泻。③感染引起小儿肠炎而腹泻。多是因小儿吃了被污染的食物引起。常见的致病菌有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轮状病毒等。   病毒性腹泻大多在秋季流行,所以又叫秋季腹泻。小儿患感冒、中耳炎、尿路感染等疾病时,也常伴腹泻。腹泻可分为轻微和严重两类。轻微的大多由饮食不当引起,每天大便在10次以下,大便呈黄绿色,或呈蛋花样,患儿精神好。严重的多是由细菌或病毒直接引起的肠道炎症,伴有高热。若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大便腥臭,含较多粘液,多在4、5、6月发病;由病毒引起的腹泻多发生在9、10月,常伴呼吸道感染,大便呈白色水样。严重腹泻的大便每天在10次以上,患儿精神差,尿少,皮肤失去弹性。婴幼儿腹泻时,应及时去看医生。治疗的关键是配合医生做好家庭护理。一般治疗主要包括防止小儿脱水失盐。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专门研制了一种“口服补液盐”,叫ORS,因腹泻的孩子不单缺水,也缺食盐,如单饮水,口更干,故必须在水中加盐。可将口服补液盐加温开水,分次给孩子喂服。饮食也要注意,喂母乳时,可将每次喂奶时间缩短,间隔延长;喂牛奶者,可改为一半牛奶一半米汤。腹泻重者可禁食6小时。已开始吃饭者,改吃清淡的粥。由病毒引起的腹泻不可用抗生素,护理好者10天左右可自愈;细菌引起的腹泻要服抗生素。一般不用止泻药。小儿腹泻也可用中药:茶叶10克,鸡内金10克,陈皮10克,先将茶叶微炒,其后三药同煎,加糖喂服患儿,每日3~4次,每次3毫升。单纯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可采用激光照射穴位:天枢、足三里、内关、中脘等,每天一次,每次2~4个穴位。 还有:宝宝腹泻妙方 夏秋季节,是宝宝多发腹泻的季节。腹泻是一种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常见疾病。如果宝宝反复腹泻不愈,可导致肠道吸收障碍,使宝宝免疫功能下降、体弱多病及生长发育迟缓,严重地危害身体健康。   夏秋宝宝易腹泻的理由   1.婴幼儿的脏腑很娇嫩,胃肠功能发育不成熟,天气炎热易使胃酸分泌减少,各种消化酶不足且活性差。而婴幼儿正处于快速生长阶段,身体所需的营养多,相对使胃肠道负担较重,加之宝宝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会自节,暴饮暴食或饥饿都可以引起腹泻。   2.气温高或气候变化,易使细菌、病毒大量繁殖,引起食物腐败变质,另外忽视宝宝腹部的保暖,受凉后肠蠕动增加,也可引起腹泻。秋季气候的变化,也易加快肠蠕动。   夏秋常见的几种腹泻   夏秋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感染而致的腹泻,而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引起。不同病因所致的腹泻表现也各不相同,妈咪应细心观察宝宝的大便,认真观察大便的次数、颜色、气味,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饮食,尽快接受治疗。   细菌感染性腹泻: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每天数次至十余次,大便多有泡沫、黏液并呈黄绿色,还伴有发热、腹胀和呕吐。如果是细菌性痢疾,大便次数频繁,但量不多,呈黏液脓血便,臭味较重,严重者可有高热、抽搐等。重症腹泻的患儿,还可出现尿少、口渴、精神萎靡等脱水症状。   病毒感染性腹泻:多发生在秋季,也叫秋季腹泻。早期多有发热、呕吐、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除此,大便次数增多,色淡质稀薄,呈蛋花汤或米汤样,无腥臭味,但容易发生脱水。   非感染性腹泻:多由喂养不当致使胃肠功能紊乱,如过早、过多地添加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物。这类患儿往往有腹胀、腹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气味酸臭,同时伴有呕吐,不思饮食,夜卧不安。如果是由长期滥用抗生素引起的继发性腹泻,大便则呈豆腐渣样。有时患儿患感冒、肺炎、中耳炎后,也常会伴有腹泻。   宝宝腹泻中医辨证   小儿腹泻,中医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伤食泄、风寒泄、湿热泄、脾虚泻等证型。   伤食泄:宝宝常表现为大便稀,夹有未消化的奶瓣、食物残渣,味酸臭,或如臭鸡蛋味,肚腹胀气。   风寒泄:多表现为大便清稀,夹有泡沫,气味不重,往往伴有肠鸣腹痛,鼻流清涕、咳嗽。   湿热泄:常见大便如水样,量多次数频繁,或如蛋花汤样,气味极臭,或有少许黏液,宝宝阵阵哭闹,精神萎靡或发热烦躁,口渴尿黄。   脾虚泻:宝宝大多是腹泻治疗不及时或喂养不当,腹泻迁延不愈而造成。大便稀溏,可见不消化食物,色淡不臭,多在吃下食物后就泄,时轻时重,面色萎黄,体重不增加或增加缓慢,精神不振,严重者有便后脱肛,手脚发凉等症状。   宝宝腹泻处理原则   1.宝宝一旦腹泻,首先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千万不要自行使用止泻药或服用抗生素。对于轻型腹泻患儿,遵循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的原则,一般腹泻很快就能康复。   2.对于由于肠胃功能紊乱而腹泻的患儿,单纯使用助消化药是不够的,采用中医中药的疗法,常可获得事半功倍的疗效。根据宝宝不同病情,采用消食化积、疏风散寒、清热利湿、健脾温肾等功效的药物,如丁香、肉桂、葛根、吴茱萸、白术、淮山药、茯苓等药物。可口服中成药:脾可欣、健脾止泻散、肠胃康冲剂等,对那些久泻不愈,或伴有呕吐、吃药困难的患儿,可采用中药敷脐的方法进行治疗,往往可以收到满意的疗效。   宝宝腹泻中医妙方   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可选用不同的药物组合,研成细末,用黄酒调匀如膏状,敷于神厥穴(肚脐处)上,盖医用胶贴;次日揭去,用温水清洗后再敷新药。每天1次,3天为一个疗程。个别患儿局部可能会轻度发红,但并不影响治疗和疗效,停用后即可恢复。这种方法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经济实用,宝宝容易接受。当宝宝吃药、打针有困难,或用西药治疗效果不好时,不妨试试敷脐的方法。   爱心叮嘱:   1.婴儿断奶时间不要选择在夏季。   2.如果敷脐3天后病情不见好转,并出现以下任何一种症状都应到医院诊治:腹泻次数和量明显增加、频繁呕吐伴明显口渴、发热不退、不能正常饮食、大便有脓血。   3.带宝宝看医生时,不要忘记带新鲜大便标本,以备化验用。

猜你喜欢

小孩晚上吵闹怎么办我小孩白天睡觉,晚上吵闹,有什么办法可以对付?
我白天睡觉,晚上吵闹,有什么办法可以对付?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81 分类: 健康-儿科
我有时侯一个词酝酿很久也吐不出来有时说话却很流利请问如何克服口吃?
我有时侯一个词酝酿很久也吐不出来 有时说话却很流利 请问如何克服口吃? 不胜感激!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43 分类: 健康-儿科
解脲支原体呈阳性,需要治疗吗?
解脲支原体呈阳性,需要治疗吗?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36 分类: 健康-儿科
感冒阳痿早泄最近感冒了吃药打针的,还有红眼病,一起治疗的。可能吃
最近感冒了吃药打针的,还有红眼病,一起治疗的。可能吃的药太乱了,也不知道给打的什么针,吃的药有新康太克、感冒冲剂、阿莫西林、头孢胶囊、甘草片还有治疗红眼病的药等等…第二天接着性就出现了勃起不冲分、性生活不能进行,感觉就是阳痿早泄。请问一下哪里出了问题?怎么治疗?我今年才27岁,谢谢各位能给我指点吗?谢谢了。是不是性生活太频繁了?在感冒期间性生活还正常,现在身体感觉就是尿次数多点别的没什么。谢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32 分类: 健康-儿科
小孩反复感冒小孩这几个月总是感冒,打喷嚏流鼻涕,药品吞不下,汤药
小孩这几个月总是感冒,打喷嚏流鼻涕,药品吞不下,汤药喝了就吐,给他多喝说,大概半个月好了。刚好才一周,又感冒,也是同样的症状,刚刚没流鼻涕了,又有点咳嗽,这是怎么回事?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32 分类: 健康-儿科
小孩吃大人用的感冒药一般会造成哪些不良后果?
吃大人用的感冒药一般会造成哪些不良后果?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31 分类: 健康-儿科
晚上睡觉开着窗户,早上起来发现头疼晚上睡觉开着窗户,早上起来右半
晚上睡觉开着窗户,早上起来右半边的头疼,也没,不知道是不是受风了。 应该吃些什么药啊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30 分类: 健康-儿科
小孩嘴唇上有很多汗毛我家女儿3岁多,嘴唇上有很多汗毛,请问是不是
我家3岁多,嘴唇上有很多汗毛,请问是不是雄心激素多的原因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27 分类: 健康-儿科
新生儿臂丛神经该如何冶疗
臂丛神经该如何冶疗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26 分类: 健康-儿科
嗓子连续疼了两,三周了,没别的症状。可能会是什么病啊?吞咽唾液的
吞咽唾液的时候都疼,位置就在喉结下面2-3厘米处,稍微往左边一点儿的位置! 我原来都会先嗓子疼,但吃了几次药就会好!但这次,吃了也没作用。我吃了牛黄消炎片,和乙酰螺旋霉素片。后者是青霉素类药吧!但吃了两天没有好,我就没有吃了!大家说该怎么办呢?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25 分类: 健康-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