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真实性有待确认,请自行甄别。
四问:当代经学研究是否仍带有某种学派性质?甚至仍有今古文的区别?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浏览:5次
问题描述:甚至仍有今古文的区别?
区区对当代经学研究大家的了解本不甚了了,但仁兄既从事于此,所知必多。研究者既多,则其是否也有某种学派性呢?
若果有今古文的区别,那就应当是偏于今的一方更重义理与经世,而偏于古文的一方就更重考据与辞章了。但事实上有没这种区别,若有区别,其各自状况实际如何呢?
复旦的朱维铮先生是否要更偏今文一些呢?
近代的经学研究的确是分派的,比如康有为就是典型的今文学派,而章太炎则是古文经学派.但是现代学者的研究一般都跳出了学派的纷争,不过不同的人倾向性不同罢了.比如顾颉刚就比较接受今文经学的观点,周予同也说自己比较倾向于今文经学.
在近代,今文经学的影响更大一些.虽说他们的具体观点都是可值得商榷的,但是他们的思想解放之功是不可埋没的.近代的疑古思潮就是在今文经学的影响下产生的.
当代的学者往往综合今古文,不管什么学派,觉得合理的观点就接受,觉得不能成立的观点就辩驳.尤其是大陆的学者.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蒋庆就是宣称自己是接着西汉的儒生讲,宣称自己是公羊学派的.立场为今文.
至于朱先生则是没有明显的倾向性,虽说他是周予同先生的弟子,但是他在许多方面都超越了乃师.能够站在一个比较高的高度来对经学史上的纷争进行辨析.
猜你喜欢
栏目分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