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真实性有待确认,请自行甄别。
周庄有哪些景点周庄的景点很好,到底有哪些景点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浏览:6次
问题描述:周庄的很好,到底有哪些景点
周庄旅游景点
沈万三故居
【故居简介】沈万三故居,位于周庄镇东??。是周庄富贵园根据历史资料和历史原貌,在原址精心设计、精心修建、精心布置的仿明式建筑。故居参照沈万三致富的各种传说、经商的坎坷历史、一生的传奇经历和沈家起居的场景,通过铜像、砖雕、漆雕、实景模型、版面、布景箱、泥塑、连环画等艺术手法,予以展示。 是一处拓展和延伸周庄旅游景点的重要人文景观。故居充分体现了“以周庄为... 沈厅
在周庄的近千户民居中,明清和民国明期的建筑至今仍保存有百分之六十以上,其中有近百座古宅院第和六十多个砖雕门楼,还有一些过街骑楼和水墙门,这在江南水乡是堪称典型的。在这些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数沈厅。沈厅位于富安桥东堍南侧的南市街上,坐北朝南,七进五门楼,大小房屋共有一百多间房屋,分布 在一百米长的中轴线两旁,占地两千多平方米,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 全福讲寺
周庄八景中提到的全福讲寺,是远近闻名的古刹。而今,与古镇同龄共存的全福讲寺已修葺一新,“水中佛国”重新生辉。使周庄这颗水乡明珠更璀璨。 宋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里人周迪功郎舍宅为寺,在镇西北白蚬湖畔建全福寺,经历代不断扩建。梵宫重叠、楼阁峥嵘、碧水环绕、香火鼎盛。成为江南以经忏为主,沐佛恩光的名寺。全寺共有五进,主体建筑大雄宝殿,殿宇雄伟,步... 澄虚道院
澄虚道院俗称“圣堂”,创建于宋元佑年间(公元1086—1093年),距今已有九百馀年历史。据《周庄镇志》记载:“明代,院西无人家,桥有雀竿悬灯,以照西湾之夜泊者。”明代中叶以后,道院规模日趋宏大。嘉靖年间,当地人王璧捐资增建了仪门。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道土胡天羽化缘募捐扩建了玉皇阁。五年以后,又在阁西建造了文昌阁。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道士蒋南... 双桥
游览周庄,双桥是不能不看的。双桥,俗称钥匙桥,由一座石拱桥——世德桥和一座石梁桥——永安桥组成。清澈的银子浜和南北市河在镇区东北交汇成十字,河上的石桥联袂筑,显得十分别致。因为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是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当地人便称之为“钥匙桥”。这两座石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世德桥由里人徐松泉、徐竹溪出资建造,... 富安桥
富安桥,位于中市街东端,横跨南北市河,通南北市街,相传桥旁有总管庙,原名总管桥。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由里人杨钟建,初系青石面无级。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两次重修,为单孔拱桥。桥长17.4米,宽3.8米,跨度6.6米。清成丰五年(公元1855年)重修,易成花岗石,东西有级梯,中间为平面。刻有浮雕图案,桥身四角有桥楼,临波拔起,遥遥相对,... 贞丰桥
贞丰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位于中市河西口,连接贞丰弄和西湾街。由于周庄古名贞丰里,以里得名,为贞丰桥。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重修,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重建。桥长12.2米,宽2.8米,跨径4.4米。该桥如今拱洞完整,磨石斑驳,石隙间伸出枸杞枝,风貌如初,整治修后傲然跨河而立,呈现一派古意。桥北西侧,曾开设德记酒店,地处桥旁与闹市中间,顾客把酒临风, 看窗外波... 叶楚伧故居
叶楚伧故居是四进清式建筑,包括墙门、轿厅、正厅和堂楼,还有一个幽静小巧的后天井。除了堂楼基本保持原状外,前面三进在半个世纪的动乱岁月中,几乎被夷为平地。近年来,周庄镇人民政府延请能工巧匠,按照原有风格,对叶楚伧故居作了修复。厅堂内,布置了叶楚伧的画像、著作、墨迹,以及书画家们为纪念这位国民党元老所绘制的作品。居室内的家具陈设,多为清代和民国时期民... 周庄古八景
全福晓钟 全福讲寺原坐落在周庄镇西侧的白蚬江畔。最初叫“泉福寺”,周迪功郎及夫人舍宅为之。以后不断扩建,才梵宫重叠。乔木阴翳,成为苏杭一带有名的佛寺。寺内有一巨钟,重1500公斤,悬于大雄宝殿左侧。每当拂晓时分,寺内和尚撞钟,声音传送至数十里外,人们把它当作报晓的金鸡,纷纷闻声起床。指归春望 全福讲寺中有一佛阁,高耸于梵官之中。名为“指归阁”。它飞檐翘角,四面... 酒作坊
周庄民风醇厚,习俗相衍。清澈流长之水,哺育出独特的水乡茶文化。同样,也孕育着水乡人醇浓的酒风。 周庄水纯米香,素有高超的酿酒工艺。清代,镇上曾有14爿酿酒作坊,年产上万甏米黄酒,所酿白酒“十月白”最负盛名。《贞丰拟乘》记载:“有生酒,名十月白。味清冽,可以久藏。”乡村人家,亦多有酿酒风俗,每至秋天白米上场时,用土法酿几斗数石米酒,除了平日自家... 大诚堂
大诚堂始建于元末明初,旧称“大诚堂”相传是由江南巨富沈万三的父亲“沈佑”所创,沈佑原是商人,经营粮食、丝绸、药材等,他深知为商之道,以“诚”为本,以大诚为做之道,遂以“大诚堂”为名。大诚堂共分三进,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大小房屋80余间,呈“前店后场”的格局,前店设头柜、二柜、帐房三人;后场有料房,头刀、二刀、三刀、四人;杂作二人。当时是江南一带最有... 福洪桥
福洪桥在后港西口,是一座造型别致的石梁桥。桥身中间的石条上,镂刻着图案对称的花纹,中间镌有“福洪桥”三字。但当地老百姓却叫它洪桥,反而把它的真名忘记了。桥在清康熙年间由里人重建,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重修。桥长16.4米,宽2.1米。跨度为4.7米。 相传在太平天国年间,农民起义军反抗清政府的统治,由于众多的原因,遭到失败。当时有一支太平... 太平桥
位于后港东口,连接城隍埭和蚬江街,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由里人捐资兴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建。桥长13.2米,宽2.5米,为单孔石拱桥,跨度4.8米,桥梁刻有“莲座”图案,清初整修,桥身石缝里长着藤蔓,遮掩着石拱洞券,桥旁是沈体兰的旧宅。灰墙面坡屋顶,山墙漏窗,高低错落的民居,清清的流水,是人们选为最佳画面景色的镜头之一。1991年4月,日本女画家... 张厅
张厅是周庄镇仅存的少量明代建筑之一,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怡顺堂,相传为明代中山王徐达之弟徐逵后裔于明正统年间所建。清初出卖给张姓人家,改名玉燕堂,俗称张厅。近几年来经过有关部门精心维修,恢复了原有的风貌。 作为殷富人家的宅第,张厅历经五百多年沧桑,但气派依旧。走过沿街的门厅,面前是一个天井,绿意盎然。两侧是低矮的厢房楼,上下落不都设... 周庄博物馆
周庄是个千岁水乡古镇,她的源头甚至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周庄以博大精深的吴文化为底蕴,带着纯朴委婉的水乡特色,衍化出浓郁而独特的风土人情。于是,纷至沓来的游客骚人,总希冀从每一条老街中,从每一座古桥中,从每一个宅院中,从熟稔可亲的吴侬软语中,慢条斯理地解读周庄的历史,悠闲自得地体味周庄的乡情。 来到古镇后港西街的周庄博物馆,... 迷楼
迷楼地处贞丰桥畔,原名德记酒店。店主李德夫祖籍镇江,于清光绪末年,携眷迁徙周庄,因擅长烹调珍馐佳肴,掌勺开设酒店。夫妻俩年过四十,才喜得千金名唤阿金。年长后,如阿一枝出水芙蓉,在水乡周庄压倒群芳。在父母的宠爱下,抵制缠足,“大脚观音”的雅号不胫而走。求婚者纷至沓来,李德夫难舍爱女远离膝下,小楼藏娇,让她守着双亲共度生涯,当垆劝酒,张罗顾客,生意火红... 周庄舫
周庄镇北的白蚬湖,湖水清澈,微波荡漾,湖畔垂柳依依,曲廊亭台一派典雅。沿着鹅卵石小径穿过一个名为“云海阁”的门洞,便踏上了一条13米长的木质栈桥。栈桥那一头便连着“周庄舫”。 从栈桥踏上“周庄舫”便是它的船头。抬眼望,“周庄舫”的匾额出自昆山书法家陆家衡之手,隽永飘逸。视线下移,但见一组书法木刻作品精巧典雅,书卷气扑面。推开中间的落地长窗,便是... 南湖
一湾新月撒下银辉,轻纱似地笼罩着南湖。盈盈碧水轻轻地摇晃着夜泊的渔舟,几只银白色的湖欧如精灵一般,悄然无声掠过平静的湖面。不知从哪儿传出的幽婉乐曲,与溶溶灯光一起泻入夜空,撩拨着人的心弦。秋日的黄昏,南湖是最具魅力的。 这是周庄镇南濒临的一片大湖,俗称南湖、南白荡,与吴江分界。乘船经南湖可抵青浦商榻,游览大观园。湖滨茂林修竹,环境幽静,湖水清...
栏目分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