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真实性有待确认,请自行甄别。
摄氏25度时的大气压为多少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浏览:9次
问题描述:摄氏25度时的大气压为多少
不止与温度有关,还和海拔高度有关!
大气压强的实质,要用气体分子论来说明。气体的压强是大量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气体分子与容器壁不断碰撞而产生的。由于气体分子向各个方向碰撞的几率是相等的,根据分子运动论可以推导出
P=2/3nE
式中的n是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E是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由于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气体的绝对温度成正比,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只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成正比。把一个开口的玻璃瓶封闭起来,其中的压强仍然是大气压强,就是因为容器内外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是相同的。
由于重力的影响,大气中气体分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随高度的增加按指数律递减,从而气体的压强也随高度的增加而按指数律递减。从理论推导可以求出,在温度T恒定时,如果地表面上大气的压强为P0,则在高度h处大气的压强减小到
P'=Pe-ρgh/RT
式中的P是标准大气压,R=8.31J·mol-1·K-1是普适气体恒量
标准大气压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是用公式P=ρgh来计算的,式中ρ表示水银的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h表示水银柱的高度。由于水银的密度跟温度有关,而重力加速度g与测量地点的纬度和高度有关,所以只给出水银柱的高度760mm并不能准确地规定标准大气压的数值。1954年第十届国际计量大会决议声明:在所有应用中采用下列定义,
1标准大气压=101325N/m2。
气压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地说,地面上高气压的地区往往是晴天,地面上低气压的地区往往是阴雨天。这里所说的高气压和低气压是相对的,不是指大气压的绝对值。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高,就叫做高气压地区;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低,就叫做低气压地区。
在同一水平面上,如果气压分布不均匀,空气就要从高气压地区向低气压地区流动。因此某地区的气压高,该地区的空气就在水平方向上向周围地区流出。高气压地区上方的空气就要下降。由于大气压随高度的减小而增大,所以高处空气下降时,它所受到的压强增大,它的体积减小,温度升高,空气中的凝结物就蒸发消散。所以,高气压中心地区不利于云雨的形成,常常是晴天。如果某地区的气压低,周围地区的空气就在水平方向上向该地区流入,结果使该地区的空气上升,上升的空气因所受的压强减小而膨胀,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所以,低气压中心地区常常是阴雨天。
由于气压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各气象哨所每天都按统一规定的时刻观测当地的大气压,报告给气象中心,作为天气预报的依据之一。
高山反应
人的许多生理现象跟气压大小有关系,高山反应就是常见的一种。高山反应也叫高山病。是由高山气候引起的一种疾病。高山地区的气候叫高山气候。临床文献中的高山气候是指海拔1000m至1300m高处的气候。在体育运动中,高山气候是指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地区的气候。
有些登山运动员在进入高山地区后,会发生高山病。高山病的症状差别很大,包括:头晕、头痛、耳鸣、恶心、呕吐、脉搏和呼吸加速、四肢麻木等。每个人的反应随一系列的条件而不同,主要决定于训练的程度和海拔高度的转变速度等。
登山运动员初次迅速攀登很高的山峰时,机体的各个系统常发生许多障碍。中枢神经系统会出现兴奋过程亢进和抑制过程削弱的现象:睡眠不好,全身感觉不舒服,软弱无力,懒散和情绪低落,动作协调性差。呼吸系统的症状是:气喘,时常感到空气不足,睡眠时发生周期性的呼吸停顿,夜间感到窒息发闷。由于心脏血管系统机能状况变化引起头晕、鼻出血、耳鸣和血管跳动的感觉,皮肤和黏膜变得青紫或苍白,常常恶心和呕吐。严重的会陷入昏迷、甚至死亡。
高山病的主要原因是高山地区空气稀薄,大气压低,人们呼吸时吸入的氧气的分压也低,造成肺泡中的氧分压降低,血液中含氧量减少。
平原地区的青年人在高山地区居住一段时间后,对高山气候的适应能力和缺氧的抵抗能力都会提高。一般地说,高山病的急性症状就会逐渐减轻,以至消失。身体健康的人和训练有素的登山运动员对高山气候的适应能力也强。
栏目分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