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真实性有待确认,请自行甄别。
陕西汉中汉调桄桄的产生、艺术特点、形式?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浏览:16次
问题描述:陕西汉中汉调桄桄的产生、艺术特点、形式?
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衍变成不同的流派: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大荔、蒲城一带的称东路秦腔(即同州绑子,也叫老秦腔、东路梆子 );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凤翔、岐山、陇县和甘肃省天水一带的称西路秦腔(又叫西府秦腔、西路梆子);流行于汉中地区的洋县、城固、汉中、沔县一带有汉调恍恍(实为南路秦腔,又叫汉调秦腔、桄桄戏);流行于西安一带的称中路秦腔(就是西安乱弹)。
汉调桄桄,俗称“桄桄子”。因流行于陕西南部的汉中、安康一带,唱腔、道白吐字归韵以汉中方言音调(汉水流域群众的语音)为基础,又因用梆子击节发出“桄、桄”之声,又名“汉调桄桄”“桄桄戏”。又因其主要板式名称、旋律结构、主奏乐器等,和秦腔有许多相同之处,所以也称“南路秦腔”、“汉调秦腔”。
汉调桄桄音乐,为梆子板腔式变化体。
栏目分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