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真实性有待确认,请自行甄别。
克己复礼之论。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浏览:4次
问题描述:克己复礼之论。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我们对孔子的这段话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何谓“复礼”
我们前面讨论过《论语·卫灵公》中,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的涵义”,知道“义以为质”中的“义”是“礼”的质,是“礼”的标准。所以,“复礼”的意思是要求我们的行为要回复到礼之质“义”上,按公义、公理来办事。
(2)“克己”的对象是谁
“克己”的己字应该是对天下每一个人说的,每一个人都作到“克己”,则“天下归仁”就顺理成章了。另一种理解,“克己”是专指居上位的当政者,依“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的思想理论,当政者“克己”作示范,老百姓跟着也“克已”,当每一个人都作到了“克己”,人们的行为都回复到公义上了,则当然“天下归仁”。
(3)“克己”之意
在《论语.里仁》中,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关于“自省、自责、自讼”曾子的名言是:“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但一般人很少有自责精神,孔子就曾感慨地说:“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
(4)“克己”的内容“自戒”
关于“克己”的“自戒”内容。在《论语.季氏》中,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在《论语.颜渊》里,孔子在回答樊迟问“辨惑”时,讲的不是分辨是非之道,而是自修自戒。他说:“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是强调遇事戒冲动。
(5)“克己”的关键是克什么
说到底“克己”只是克制念头。《书》曰:“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圣是通明,狂是昏愚,心思通明为圣,倨慢为狂。而“圣”与“狂”之间的转换只在“罔念”与“克念”之间。克己复礼只在克制我们的邪念,以立人之正念。 子曰:“仁乎远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从“仁义”的概念“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和对“克己”含意的讨论,孔孟原儒的思想对人的要求都是对自己言,对君主居上位者言的,并且对居上位者有更高的要求,《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儒家在君王与臣民之间真实作到“不偏不倚”,我是看不出孔孟之道有维护了谁、袒护了谁的意思。
猜你喜欢
- 哪张是假币?今天看搜狐新闻,说美国查出大量朝鲜印的假美元,并附有
- 今天看搜狐,说美国查出大量朝鲜印的假美元,并附有两张100美元的照片,但没说哪张是假的,而且上下两张美元的左下角明显不一样,请问: 哪张是假的? 为什么有明显区别还说是"精密伪造"? 我不会复制,烦请高手看看并指教.
- 你们觉得是谁烧的对外界把草山行馆火灾和绿营最近力推「去蒋化」联想
- 对外界把草山行馆火灾和绿营最近力推「去蒋化」联想在一起,陈水扁说,希望火灾原因能查明清楚,不要有任何的臆测,火灾总是一定有原因,到底是人为,还是失火?相信台北市相关单位一定会让原因尽快水落石出。 他表示,草山行馆在蒋介石居住前,就已经存在,因此不要划上等号,应该以历史建物的角度为出发点看待。
- 人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您有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呢?我们每天都在
- 您有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呢?我们每天都在为奔忙着,考虑着赚钱\生活\爱情\家庭\健康等等问题,但是有没有思考过人为什么会成为人,为什么而活,为什么会有跟其它生物不同的生活方式\形态?所以,我想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栏目分类全部>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