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真实性有待确认,请自行甄别。
湘西的大端午怎么过在湘西有传统的大端午,什么是大端午?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浏览:5次
问题描述:在湘西有的大端午,什么是大端午?
我们都知道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而溆浦却以农历五月初五为小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从五月初五一直过到十五。《溆浦县志》上记载有这样一段话:“端午做角黍、饮蒲、簪艾叶、插朱符,为竞渡之戏,而俗以初五为小端午,望日为大端午。”大端午这一天,溆浦人做粽子、饮蒲酒、划龙舟,河两岸人山人海,观者如云,十分热闹。
溆浦为什么会有此民俗呢?相传,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为了统一全国,武威将军刘尚带兵征湘西,全军覆没。在朝廷无将可使之际,年逾六旬的伏波将军马援主动请战。马援曾有两句名言,一句叫做“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另一句叫做“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汉光武帝刘秀考虑到他年纪大了,颇犹豫。马援则一再声言自己尚能披甲上马,并且当着刘秀的面,“据鞍顾眄,以示可用”,终于使刘秀消除了疑虑,夸赞他说:“矍铄哉是翁也!”
马援举兵之时,正值农历五月初五,士兵面带难色,马援厉声说:“端午佳节,蛮酋必醉,进可成功今日乃小端阳也,后将与诸将过大端阳。”当即进兵,果然对方因过端午喝得醉醺醺的,毫无防备,不几日就被马援打败了。五月十五日这一天,马援杀猪宰羊,犒劳将士。自此之后,溆浦便把农历五月初五定为小端阳节,五月十五定为大端阳节,一直沿袭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了。
栏目分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