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科技咨询>资讯详情

夏日营销的温度计:品牌如何在梗文化、人物共鸣

发表于:2025-07-07 19:00:08 浏览:0次 发布者: 网易互联网


一周品牌营销观察

在2025年盛夏的第一周,营销行业呈现出一种复杂却充满张力的多面景观:

一边是,美团外卖用“小龙虾当工具”的方式,精准切中用户记忆点;

一边是,lululemon牵手贾玲和汪顺,传递“不完美也能动起来”的夏日自由主张;

还有闲鱼选择刘宇宁作为品牌首位代言人,激活社区与用户之间的长期情感机制;

更有珀莱雅携邝玲玲,以“年轻的秘密”为题,重塑护肤产品的情绪表达。

几乎在同一时间,这些来自外卖、美妆、电商、运动等不同领域的品牌,都选择以一种更加“共情”的姿态,与用户接触。这不仅是暑期旺季的营销应激反应,更是一次内容与场景之间的新平衡演练。

而我们真正要看的,不只是它们做了什么,而是为什么这些做法能起效,以及,它们在向我们传递怎样的品牌新趋势?

01梗不只是笑点,更是品牌价值的“压缩文件”



“霸王盒小龙虾可以当衣架、锅铲、iPhone Pro Max?”

美团外卖在6月30日上线的新广告,将一盒小龙虾用超现实的方式“放大”:不仅在视觉呈现上大胆夸张,更在叙事方式上玩转“工具化类比”梗。借助社交媒体的病毒传播效应,小龙虾的“可食性”瞬间被转译为“存在感”。

这类“拿产品当道具”的创意并非首次出现,但美团真正的精妙之处在于,它不只是为了引发笑声,而是通过“幽默+比喻”快速压缩并传播产品核心价值——

“足量、饱满、有性价比。”

用户笑完之后,留下的并不是一场视觉游戏,而是对品牌承诺的认同:“买了不会吃亏,买了就是最大值。”

在这个短视频算法下人均注意力低于7秒的时代,“梗”是信息密度最大的叙述单位。品牌要做的,是用“让人想转发”的语言,传达“值得信赖”的价值。

02明星代言,正在从“象征性面孔”走向“情境性陪伴”


7月1日,闲鱼正式宣布歌手刘宇宁为品牌首位代言人。这条消息在娱乐与广告双圈层迅速发酵,但真正的亮点,并不在于谁代言了谁,而在于代言人如何融入社区生态

不同于传统代言中代言人只出现在TVC和海报里,刘宇宁的角色更像是一位“闲鱼使用者”:他为平台录制了专属开屏视频、策划了打卡挑战,还和用户一起参与“潮物发布会”和“转发赢闲鱼周边”等系列互动。

这不是一次单向的信息投放,而是一种“沉浸式身份绑定”。品牌不再只是借用明星流量,而是将明星人格嵌入平台日常运营中,从而激活一种更具温度、更具黏性的“陪伴感”。

这也意味着,代言的概念正在悄然重构:从“面孔信任”向“场景共存”转变,从“曝光行为”向“社群内嵌”进化。

03lululemon的夏日挑战:不是“运动感”,而是“参与感”


今年夏天,lululemon发起“夏日乐挑战”,邀请贾玲和奥运冠军汪顺组成“双人CP”,鼓励大众参与轻运动。在品牌视觉中,贾玲的幽默感与汪顺的专业形象碰撞出一种“非典型运动员组合”的独特气场。

乍看之下,这是一场“明星搭子营销”;但在背后,lululemon要传递的信息更具策略性:

  • 不是“瘦才能运动”,而是“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动感”;
  • 不强迫打卡,而是提供参与工具与鼓励;
  • 不只销售产品,而是输出一种生活方式的态度。

在社交平台,“#夏日乐挑战#”迅速积聚大量UGC内容,参与者不再拘泥于专业动作标准,而是用自我表达方式回应品牌。

品牌从未如此努力让用户“感到自己被欢迎”——因为在今天的用户语境中,只有愿意被纳入的“我”,才愿意分享品牌的“你”。

04“年轻的秘密”,藏在故事里也藏在选择里


与“整活式传播”相比,珀莱雅的营销更像是一场慢热而温柔的情绪触碰。

6月30日,珀莱雅官宣泰国演员邝玲玲为红宝石系列的“灵感大使”。与以往美妆代言不同,这次传播主轴围绕“年轻的秘密”展开,通过短片、文案与人物叙事的方式传达品牌对“抗初老”与“自我价值感知”的重新定义。

邝玲玲因其“青春、可爱、笃定”的形象被中国观众熟知。她身上“非工业化流量”、“真实成长”的人格魅力,成为年轻女性代入的心灵投影。她不是在卖产品,而是在说“我也和你一样,在慢慢变好”。

对珀莱雅而言,这次合作不是“获取流量”,而是“共造身份”。当品牌选择一个人,也是在选择与用户共同站在哪个价值立场。

写在最后:营销的走向,是关系的重建

综观这一周的品牌案例,可以看到一种更值得重视的底层逻辑正在浮现:

真正打动用户的营销,不是技术的堆砌,也不是预算的堆高,而是情绪、节奏、关系与参与感的重新构建。
  • 是压缩的情绪,是品牌表达力的“显微镜”;
  • 代言人不再是工具,而是平台中的“陪伴者”;
  • 挑战活动变成一种“生活证明”;
  • 护肤广告变成一场“人生投射”。

营销,正在成为一种温柔的连接方式。是品牌走进生活的脚步声,是用共鸣去替代说服的尝试,是一次次“我懂你”的传递。

在盛夏开启的这七天里,品牌们用自己的方式回答了同一个问题:如何成为用户愿意靠近、愿意分享、愿意记住的那一个?

答案可能各不相同,但共通的是,他们都在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像“我们”。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