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全部百科>百科问答详情
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真实性有待确认,请自行甄别。

现在中国有多少种地方方言我是泉州人我先说一个泉州的闽南话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浏览:8次 分类: 文化/艺术-民俗传统
问题描述:我是人我先说一个泉州的闽南话
中国方言可分为七大类:①北方方言,②吴方言,③湘方言,④赣方言,⑤客家方言,⑥粤方言,⑦闽方言。 这七大方言乃是现代汉语方言的粗略划分,实际上的方言情况还要复杂得多。不但北方人听不懂广东人、福建人说话,就连广东省内部的广州人、梅州人和汕头人之间,福建省内部的福州人、莆田人、厦门人也互相听不懂对方的话。方言最复杂的福建省大田县就有5种互相难以通话的小方言。类似情况在南方方言区的各个省份都是很常见的现象。“方言岛”也是令人诧异的语言现象。所谓方言岛就是在一个较大的方言区内有个较小的说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方言的地面,这个地面可以是县,也可以是镇、乡、村。例如广东省中山市是粤方言区,但中山市区附近有个小镇,镇里的人都说与周围粤方言完全不同的客家话。方言岛是古代或者近代驻军和移民现象造成的。在广东、福建、海南乃至北方很多地方也常见方言岛现象。天津话同周围的河北话有较明显的差异,据说,明初时以安徽籍人为主的朝廷军队大批驻扎在天津并在此繁衍生息,故此也可以说天津是一个在河北方言区内的一个较大的安徽方言岛,也可以说天津话是安徽话(宿州一带的话)与河北话的合成作品。山东省青州市有个满族村,那里的满族居民是清朝雍正八年起奉朝廷旨令驻守青州的满族旗兵的后代,直到今天那里的年轻人和老年人一样仍然保留着从北边带来的口音,说着同周围青州人绝对不同的话。20世纪初修建津浦铁路,从天津迁到浦口许多铁路工人,于是直到六七十年代浦口还有个说天津话的铁路职工聚居区。新中国在五六十年代曾大规模地在祖国的西部地区搞工业建设,从东部沿海地区迁移过去很多工人和技术人员,因此在今天西部的新兴工业城市如西安、洛阳、包头、银川、石河子等城市里很容易找到说北京话、天津话、上海话、东北话的小方言岛。近20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农民有序或无序地向城市流动,同乡聚居,形成了更新的方言岛,如北京南郊的“浙江村”、海淀的“新疆村”都是。 方言之间的分歧主要体现在语音差异,但是词汇之间的差异也十分可观,京津唐3地互为邻居,但是北京人所说的“白薯”,唐山人叫“红薯”。我问一个天津小姑娘:“你爱吃白薯吗?”她奇怪地反问我:“白鼠怎么能吃?”我说:“蒸着吃,煮着吃,熬粥吃,都行啊。”她说:“啊?多恶心哪!”原来她是把“白薯”当成“白鼠”了,因为天津人管“白薯”叫“山芋”。

猜你喜欢

今天是几九
今天是几九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213 分类: 文化/艺术-民俗传统
丢魂是怎么回事?有的人被惊吓以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去医院也看不好
有的人被惊吓以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去也看不好,但是找那些会叫魂的人不知道怎么弄一弄就好了,有的拿个小碗也不知里面放的什么倒过来在头顶上晃几圈就好了谁来解释这是怎么回事呀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89 分类: 文化/艺术-民俗传统
元旦晚会播放什么背景音乐最合适?
元旦晚会播放什么背景音乐最合适?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89 分类: 文化/艺术-民俗传统
先父母灵牌位应该怎样写?牌位的材质、大小、颜色,正反面的内容。请
牌位的材质、大小、颜色,正反面的内容。请指点。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51 分类: 文化/艺术-民俗传统
哪个民族是训鹰的能手?
哪个是训鹰的能手?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50 分类: 文化/艺术-民俗传统
中国人应不应该过圣诞节我们12月17日,要进行有关这个话题的辩论
我们12月17日,要进行有关这个话题的辩论比赛。我是正方(应该过),请帮忙找一下陈词(要简洁,但是具有说服力)还有中间的辩论词,和最后还有一个总结。帮帮忙吧!!!!!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47 分类: 文化/艺术-民俗传统
癞蛤蟆戴眼镜--歇后语
癞蛤蟆戴眼镜--歇后语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47 分类: 文化/艺术-民俗传统
藏历新年是什么时候啊??
藏历新年是什么时候啊??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45 分类: 文化/艺术-民俗传统
福建莆田正月初四过大年的来历
福建正月初四过大年的来历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43 分类: 文化/艺术-民俗传统
三句半表演形式是什么?最后一个人敲锣吧,那前几个人用什么乐器呢?
最后一个人敲锣吧,那前几个人用什么呢? 快点回答。拜托了!!!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43 分类: 文化/艺术-民俗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