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真实性有待确认,请自行甄别。
晚唐.李商隐<<锦瑟>>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及表达的意境是什么?锦瑟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浏览:3次
问题描述: 锦瑟
_______晚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是一首无题诗,有多种解法.我个人觉得是李商隐晚年回顾一生的总结.因此我的这方面请教李商隐创作这首诗的背景是什么?他要向我们表达什么?希望喜欢这首诗的朋友给予解答一下.若有可能请你介绍一下李商隐的生平和你对他的评价.
锦瑟 李商隐
1.诗篇首尾呼应。首联以锦瑟为喻,暗写诗人自己。大致意思是这样的—眨眼工夫,我已年届半百;追忆起已逝的青春年华,不禁百感交集,倍觉惘然。尾联写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到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现在回想,旧情难却,只是一切都如隔世了!
2.颔联重在借人物典故来抒情表意——用庄周梦为蝴蝶的典故来表现自己昔日曾有过美好梦想,却又虚幻如梦;又用望帝化鹃的典故来抒写自己也如望帝魂化杜鹃那样执著地唱出自己的悲哀。
3.颈联化典入诗,寄寓深情——借南海鲛人的故事,来形容自己回首往事的伤感;再借“蓝田玉烟”的景象写异常美好的理想,但无法把握与亲近。
、《锦瑟》典故、传说简释
1、庄周梦蝶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 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2、望帝啼鹃
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后不幸国亡身死,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肺。
3、鲛人泣泪
《博物志》里有海中鲛人泣泪成珠的故事。
4、暖玉生烟 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
七律 言情诗
全诗基调:哀怨 。与以往的梦想或爱情有关(曾有过奇情深恨 ?)
首联: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借它起兴):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弦?聆锦瑟之繁弦,思青春之往事。读出年华已逝,怅惘难言之情。
颔联:曾如庄子一般有过美好的梦想(包涵美好情境,却又是虚渺的梦境——梦想), 也如望帝魂化杜鹃那样执著地唱出自己的悲哀(“托”字一写杜宇之托爱心于杜鹃,也写佳人之托爱心于锦瑟——爱情)。读出思念昔日曾有过的梦想、爱情,却又虚幻如梦,无限悲感,难言冤愤之情。
颈联:此时,皎月落于沧海之间,鲛人泣泪如珠(与瑟有关?“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梦想相思都破灭,只有眼泪)。 蓝田山日光煦照,宝玉虽埋于地下,却化为山中玉气冉冉升腾(只可远看,代表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但迷惘 )。读出回首往事,感情复杂,难言复杂怅惘伤感之怀,理想异常美丽,却无法把握与亲近之情。
尾联: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到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现在回想,旧情难却,只是一切都如隔世了!读出怅惘的苦痛心情。
意境:迷离朦胧。
“古今解此诗者总不少于几十家吧,其结果自然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有时想,与其胶柱鼓此锦瑟,不如重点取意境而不求甚解。我曾用这种办法试解:“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曾经有梦想,曾经害相思。“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可是梦想和思情都破灭,所得只是眼泪和迷惘。“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现在回想,旧情难忘,只是一切都如隔世了。这样解,虽然近于六经皆我注脚,总比大力考索而把意境弄得支离破碎好一些吧?”(摘自张中行著《诗词读写丛话》)
写作背景
《锦瑟》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给人迷惘的感觉。本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诗”,只是以开头二字为题。李商隐的诗语言清丽,感情哀怨,境界朦胧,解读极为不易。古来解此诗者有几十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诗人一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
栏目分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