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真实性有待确认,请自行甄别。
3岁的小外甥问到:圣诞老人是真的还是假的?该怎么回答他好呢?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浏览:6次
问题描述:该怎么回答他好呢?
尼古拉生于第四世纪,家境富裕,但年幼时父母死于一场瘟疫,于是他被送入修道院长大,十七岁成为修士。年轻时他的游踪遍及巴勒斯坦与埃及,回到故乡后,被举为麦亚的主教(今土耳其)。在罗马皇帝戴克里先(Diocletian) 逼迫基督徒的时期下狱,后值君士坦丁大帝掌权,他才又恢复自由之身,并参加了尼西亚第一次大公会议(主后325年),后葬于麦亚他自己的教堂里。
到了第六世纪时,他的寺龛已经颇富盛名,因此1087年遭来一帮意大利水手与商人连手从麦亚盗走他的遗物,带往意大利巴里城,掀开了一阵阵「朝圣」之旅。十一世纪尼古拉的遗物在巴里就地「正」法,入了寺龛,被视为神圣。
尼古拉生前的慷慨与仁慈为人津津乐道,也开创了圣诞老人传说的空间。相传因他实时奉送金币作为妆奁费,而拯救了一个贫苦家庭的三个女孩,免于被卖身的命运,同时,他也从一个屠夫的手中拯救了三个孩童的性命。
中世纪,人们对尼古拉的尊崇遍及欧洲各地,在希腊与俄国他变成了兄弟会、商会、儿童、水手、少女、商人与当铺的守护神——甚至在莫斯科与瑞士某一城市,尼古拉是该城的守护神,他的名字与博爱同义。
欧洲数以千计的教堂均以尼古拉名之,其中最古老的一个是由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在君士坦丁堡所建。
尼古拉传奇是中古世纪家与崇拜仪式的最爱,而他的纪念日更演化成欧洲遍行的「男孩主教」(Boy Bishop)仪式,仪式于十二月28日将中选的小男孩象征性地册封为主教。
路德改教后,崇拜尼古拉的风潮于欧洲销声匿迹——荷兰例外。荷兰人甚至在十七世纪时,把他的故事随着清教徒带往新大陆,虽然尼古拉传奇的本质大致不变,但加了送礼物给好孩子,惩处调皮孩子的「新作风」。
值得一提的是,尼古拉在荷兰语的拼法是 Sinterklass,但对新大陆的人而言,Sinterklass显然有些绕口,因此干脆拼成 Santa Claus,以讹传讹,「误」导全球,留下一则似乎是最美丽的错误。
至于圣诞老人与「美丽雪橇」则需迟至则需迟至1800年代才由一篇文章给连上线。美国克立蒙特‧摩尔写了「圣诞夜」(1822),登在报纸上,随即被转载于某杂志,开始风靡全美国之旅。在此大作上他替圣诞老人找来驯鹿、雪橇、烟囱与礼物袋,以诉说他的仁慈与慷慨。1830年代摩尔的诗作脍炙人口,至此圣诞老人的新形象几乎敲定。
1863年至1886年之间,《哈泼周刊》连载了政治漫画家汤姆斯‧纳斯特有关圣诞老人「个人工作室」数桢版画——圣诞老人阅读来自世界各地小孩子的信件、检查礼物名单等等。美国内战期间,纳斯特受林肯总统之邀,把圣诞老人画入北军壮盛的军旅当中,林肯原想藉此激励士气,但许多历史学家认为适得其反,咸信当时北军士气低靡的原因应与此幅画作有关。
1931年至1964年哈登‧桑得布伦替可口可乐公司设计圣诞老人的广告,他的作品最后登上《国家地理杂志》、《邮报》等封面。至此,圣诞老人的形象便牢不可破至今。
栏目分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