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真实性有待确认,请自行甄别。
什么是学士后学士后是什么?它与硕士的差别在哪里?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浏览:2次
问题描述:学士后是什么?
它与的差别在哪里?
报载,南京大学设立“学士后流动站”,吸引有创业热情和创业项目的应届毕业生入站创业,该站还设立了“学士后创新创业引导”,为创业者提供融资和申报项目等服务。
过去只听说过博士后流动站,“学士后流动站”还是第一次出现在媒体新闻中。博士后流动站一般设在企业,而“学士后流动站”由高校创办,其创意新颖,意义深远。
首先,它对解决就业有一定推动作用。当前,一些大中专毕业生找工作难,最大的障碍在于工作经验。笔者曾听某经济发达城市分管人才市场的人事局副局长说,在他所在的城市,尽管每年吸收数十万人就业,但应届毕业生找工作困难很大,不少企业只招收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大中专毕业生。他说,这不能单纯批评企业目光短浅,招聘没有工作经验的新人,不仅不能立马委以重担,还要投入一笔不薄的培训费,而企业总是要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必须靠社会力量来推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切实落实2003年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有关收费优惠政策。规定凡2003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一年内免交登记类和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广东省为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求全省各地在现有渠道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小额贷款和担保。上海市推出了一项“职业见习计划”行动,在上海西门子、上海贝尔等40家著名企业内开辟“职业见习基地”,使首批5000多名没有工作经验的青年包括一部分应届毕业生获得见习岗位,并以实习岗位为跳板,实现了就业。为了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各地的高等院校也在做力所能及的努力。南京大学设立“学士后流动站”,是高校帮助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的好举措之一。
其次,能提高毕业生的创业成功率。高校有较好的科技优势,在高校设立“学士后流动站”,可以利用校内的科研力量,对毕业生创新项目进行科学性评估,从而减少盲目创业。前些时间,一些高院鼓励休学创业,结果成功者很少,一个根本原因是这些高校没有对项目进行把关,使项目与市场脱节。南京大学设立的“学士后流动站”,对毕业生创新项目全部进行科学性的评估,而且流动站基本上只对毕业生开放,这比休学创业的门槛提高了,但可以减少创业者的后顾之忧,避免冲动型创业。毕竟,在中国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敢于放弃文凭而直接创业的大学生并不多。
设立“学士后流动站”能提高学生包括尚在就读的在校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学士后流动站”是为毕业生提供创业实习机会的好场所,即使创业失败,他们也能从创业中获得一些创业经验,有利于以后发展。事实上,现在的就业难与大部分求职者只将目光瞄准就业而缺乏创业勇气有很大关系。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很多应届毕业生都是在创业中实现就业,或在就业中寻找创业机会的。国外合伙人企业的繁荣与此有很大的关系。创业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这在助推一部分毕业生走上创业之路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在校生的创业意识。由于创业者是刚刚走出高校的毕业生,对在校生来说,是看得见的典型,可以发挥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使在校生在搞好课堂学习的同时,主动了解社会,增强综合素质和创业意识。
愿各地多办一些这样的“学士后流动站”,愿全社会都来为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条件。
栏目分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