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真实性有待确认,请自行甄别。
只听过有买(卖)东西,为什么没有买(卖)南北呢?为什么呢?真的好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浏览:6次
问题描述:为什么呢?真的好奇怪!!
称物体为东西的来由:
世界上的一切物体,中国人泛称为“东西”。东,是太阳出来
的地方,西,是太阳落山的地方。用东西两字泛指世间万物不是无缘无故的。
太阳出来了,光亮来到了,万物复苏了,天下躁动开始了。中文与“东”发音相近的字词,大都取于这个意思,的“动”音,痛苦的“痛”,咕咚的“咚”等等,大都是由此引发出来。甲骨文的“东”字是会意字,意指太阳从草木顶端露出来的地方。
太阳落山了,黑暗来到了,休息开始了,不再躁动了。中文与“西”发音相近的字词,大都取义于休息、安静的意思。实际上,中国人还保留了最原始的本能反应。如你要制止对方说话而又不被第三方发觉,会用食指挡在嘴边发出的“唏”的声音来。“唏”声,只需齿间轻微的气流震动就可形成,传播距离最小。“唏”是表示不出声,不动作、安静的意思。死亡的“死”、牺牲的“牺”、夕阳的“夕”、潮汐的“汐”不外乎是这个意思。“西”字在甲骨文也是会意字,把口与上下两排牙齿画出来,隐示从齿间挤出“西”声。甲骨文的“西”字也是音、形、义的绝妙揭示。
用“东”指大阳升起来的地方和用“西”指太阳落山的地方是有其原始含义的。
东西是安静与躁动的分界点,是时间的分界点,是光明与黑暗的分界点,是生与死的分界点。世界上一切有声的、无声的;躁动的、静止的;光亮的、黑暗的;有生命的、无生命的总和,不就是普天下的所有物体———东西嘛!
另有故事:
相传宋朝时,有一次理学家朱熹在途中偶遇朋友盛温和。这位精通天文地理的好友提篮上街说是去买“东西”。朱熹问他:“为何不是买南北?”诙谐幽默的盛温和狡黠一笑,反问:“博学如你,难道也不知道与金木水火土相配、称之为‘五行’的是什么?不就是东西南北中吗?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凡属金类、木类的我这个篮子就装得;南方属火,北方属水,火类、水类我这个篮子如何装得?所以只能买东西,不能买南北嘛。”据说“东西”一词指称物件即由此而来。
栏目分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