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真实性有待确认,请自行甄别。
傻姐拾到了绣春囊,正好被王善保家的看见.拿与王夫人,而且还在刑夫?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浏览:4次
问题描述:傻姐拾到了绣春囊,正好被王善保家的看见.拿与王夫人,而且还在刑夫人与王夫人之间挑唆.最后王夫人就派凤姐抄检大观园.
绣春囊事件是怎么回事?
在73回,在大观园里突然出现了一个画着春宫图的绣囊——绣春囊。绣春囊的出现直接导致了大观园被抄、一些丫环被撵的严重后果,这也是反映荣国府走向衰落的最大明证。 通过查抄大观园,撵走了一些有嫌疑的人,但是仍然没有发现绣春囊是谁的重要线索。于是有人开始怀疑薛宝钗,因为她那里是当时唯一没有被查抄的地方,并从来源和日常行为里列举了薛宝钗的种种可能。但我个人认为这种可能疑团太大,并且证据不能很好的衔接,现一一作以解释。 首先是来源。薛宝钗是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千金小姐,她不可能自己、也不可能派人去买这个东西,那么只剩下她可能从别处得来。与她接触的无非就是她的家人和大观园的众姐妹。但大观园的众姐妹同样面临着如何得到的困惑,所以薛宝钗要想得到只剩下她的家人。薛姨妈是寡居,但不能排除没有的可能,宝钗可能从此处得来,但可能性极小,这条线索我们先放到一边。薛蟠是一个酒色之徒,他是有的,书中也有描写。但是在那个社会里,就是现在的社会中,薛宝钗绝不会主动向薛蟠要这种东西,薛蟠也不会主动给他妹妹。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薛宝钗中去薛蟠房间时,因薛蟠存放不留心,无意之间得到,但我们从书中描写可以看出,主子向别人要东西,一般都是派丫环们去要,哪里有自己亲自去的道理。所以这种可能性也极小。如果上述的可能性都发生了,那我们暂且认为薛宝钗得到并留下了绣春囊。 第二是如何保存。在这里我们假设薛宝钗从她母亲或哥哥处偶然得到(这种概率极小)绣春囊。她将面临着如何保存。因为绣春囊是违禁品,如果经常带在身上,园中的姐妹们打闹时,一不小心掉了出来,那后果只有一个:三尺白绫。以薛宝钗的智商,她也绝不会经常带在身上,那么只有藏在房间里。但藏在房间就会面临着她身边的丫环们,因为打扫房间是丫环们干的事,如果在打扫房间、整理被褥时,被发现了,也不行。并且在查抄大观园时,我们发现基本上小姐的东西都是由她身边的大丫环保管的,以平时薛宝钗对莺儿的约束来看,她也不会交给莺儿保管。所以如何保存是一个最大的问题。我不知道如果宝钗得到,她会放到何处。这里我们在一次大胆的假设她保管得很好,没有被发现。 第三是动机。我们已经分析了绣春囊是不可能随身携带的东西,那么只有薛宝钗故意放在那里的这一种可能。故意放在那里,那就是为了栽赃陷害。于是有人列举了在27回里她在滴翠亭里陷害林妹妹的一段情节,说她有这个“前科”。好!得出这个结论恐怕曹老在九泉之下也会被气晕过去。作为知书达礼、处处搞好关系,排在金陵十二正钗并列第一,又是群芳之首(牡丹)的宝姐姐,在曹雪芹笔下就是这种背地里下黑手的小人吗?显然不会。并且在第一回中,作者(实为脂批)就说:“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如果是这种女人,曹雪芹会下大力气来歌颂她吗?更不会。如果薛宝钗是故意放在那里栽赃的,那么红楼梦就成了几个女儿战胜别外几个女儿的书了,这与曹的“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群芳髓(碎)”更是背道而驰。显然薛宝钗也没有动机。 作为以封建礼教为最高行为标准的薛宝钗,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是她的绣春囊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这个绣春囊到底是谁的,或者是哪一类人的? 我们现在来看看关于绣春囊的描写和王夫人审问凤姐时,凤姐所说的话。傻大姐得到此囊时,书中写道:忽在山石背后得了一个五彩绣香囊,其华丽精致,固是可爱(见第73回)。第74回中,凤姐说:“太太说的固然有理,我也不敢辩我并无这样的东西.但其中还要求太太细详其理: 那香袋是外头雇工仿着内工绣的,带子穗子一概是市卖货.我便年轻不尊重些,也不要这劳什子,自然都是好的,此其一.二者这东西也不是常带着的,我纵有,也只好在家里,焉肯带在身上各处去?况且又在园里去,个个姊妹我们都肯拉拉扯扯,倘或露出来, 不但在姊妹前,就是奴才看见,我有什么意思?我虽年轻不尊重,亦不能糊涂至此.三则论主子内我是年轻媳妇,算起奴才来,比我更年轻的又不止一个人了.况且他们也常进园,晚间各人家去,焉知不是他们身上的?四则除我常在园里之外,还有那边太太常带过几个小姨娘来,如嫣红翠云等人,皆系年轻侍妾,他们更该有这个了.还有那边珍大嫂子,他不算甚老外,他也常带过佩凤等人来,焉知又不是他们的?五则园内丫头太多, 保的住个个都是正经的不成?也有年纪大些的知道了人事,或者一时半刻人查问不到偷着出去, 或借着因由同二门上小幺儿们打牙犯嘴,外头得了来的,也未可知. 如今不但我没此事,就连平儿我也可以下保的.太太请细想”。通过凤姐这段话,我们可以想到:作为女性,这东西不可能经常带在身上。那么如果是女性丢在此处,必然是故意而为,或是和别人作“苟且”之事留下的。 这个绣春囊是华丽精致,仿照内工而做,但用料却是市面货,也就是说这个东西是介于好与普通之间的,也应该是有些价钱的。凤姐这段话给我们一个提示:她有也有有好的。显然这种东西象她这样的主子是不会要的。但是这东西又是华丽精致,月钱很少的小丫环们恐怕也买不起。那么只剩下月钱不算高也不算底的一类人,这类人就是象姨娘或是大丫环们。但查抄大观园时,也只有司棋和其表弟私通。所以园中的大丫环们也可以排除。如果说是园外的大丫环们的,她们更没有必要跑到园子里私会。并且做为一个未婚的女性,存有这种东西也是极危险的事。所以有这东西的也只剩下一类人,就是姨娘。这个线索暂且放在一边。这样看来,无论是园中的,还是园外的女性,无意间丢在那里的可能性都不大。因为这东西不是经常带在身上的。这点在说宝钗时也已说明。女性没有可能,但能进入园子的男性也有可能。从书中描写,男性奴仆是进不来的,就是象贾芸这类人,进来也需由小丫环们领着。能够自由出入园子的男性也只剩下6个:贾郝、贾政、贾琏、贾宝玉、贾环、贾兰。前三个人从书中描写,除了摆宴,他们根本不进大观园的,并且他们都有自己的地方,没必要跑到园子里私会。宝玉在大观园里也有自己的地方,也没有必要和袭人等跑出来浪漫。贾兰是一个十分用功的人,轨迹也就是学堂和家里。李纨是一个“木头人”,并且知书达礼,贾兰不可能从此处得到,但有可能从学堂处得到。但是贾兰还是一个孩子,未通人事,他拿着定当好玩,必会先在家里炫耀,也不会丢在园中山石上。现在只剩下贾环。 通过分析,只剩下司棋和贾环。司棋作为整日在园子里,她也没有来源,要有也只能是其表弟潘又安。当日鸳鸯发现司棋时,书中这样描写:只听一阵衣衫响,吓了一惊不小.定睛一看,只见是两个人在那里,见他来了,便想往石后树丛藏躲.鸳鸯眼尖,趁月色见准一个穿红裙子梳头高大丰壮身材的,是迎春房里的司棋。当是是微月半天,书中也没有描写他们二人的具体行为。在查抄大观园时,抄出潘又安的一封信:上月你来家后, 父母已觉察你我之意.但姑娘未出阁,尚不能完你我之心愿.若园内可以相见,你可托张妈给一信息. 若得在园内一见,倒比来家得说话.千万,千万.再所赐香袋二个,今已查收外,特寄香珠一串,略表我心.千万收好.表弟潘又安拜具。可见二人在园中也只是幽会,并且司棋还未婚,潘又安会拿着这样的东西来给司棋看吗?这也值得怀疑。此外那潘又安只是那边的一个小厮,恐怕买起这样的东西也值得怀疑。但是这个潘又安身上的疑点始终不能完全摆脱。 现在我们来看贾环。书中描写的贾环是:人物委琐,举止荒疏(见23回贾政评语)。并且他个性上是小气,与莺作赌钱输了耍癞,得到宝玉将彩云偷露应下来的消息后,将所以东西都抛给彩云,气得彩云直哭、赵姨娘直骂的人。此外他也有陷害宝玉的“前科”,就是33回中宝玉挨打时,他的添油加醋。从前边分析,我们得到如果有这种绣春囊的人最大可能是姨娘,并且象凤姐这种人也承认她有,那么赵姨娘也应该是有的。贾环完全有可能从赵姨娘处偷来,或者从外面得来。并且他也有出入大观园的权利。所以贾环的可能性也很大。在整部书中,赵姨娘可以说是恨死了宝玉和凤姐,并几次下手加害。我们说过这东西是不可能随身携带的,那必然是故意而为。在园子里发现这个东西,最大的受害者自然是管事的凤姐和园中的姐妹们,园中姐妹们受害自然会影响到宝玉,并且结果也的确如此。出现绣春囊已经接近80回,也就是说后面的故事都不是曹雪芹的原笔了,但据考证派说,黛玉之死和晴文一样也是被造谣中伤的,而事后主谋就应该是赵姨娘和邢夫了一伙干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击宝玉。反过来也就是说赵姨娘她们会利用一切可能的事来打击宝玉。那么利用绣春囊,而引发大观园的浩劫,来打击宝玉,是再好不过的。所以不论是贾环带进去的,还是赵姨娘带进去的,结果都是一样。他们都是一伙的,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打击宝玉,争夺未来贾家的控制权。不论是来源、动机,还是作案条件来看,他们才是最大的嫌疑犯。
栏目分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