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真实性有待确认,请自行甄别。
为什么说飞机的机翼中后掠机翼比平直的普通机翼性能好呢?现在好多飞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浏览:5次
问题描述:现在好多飞机都用后掠机翼,在飞机的发展初期好像都用的是平直的机翼!
后掠机翼有什么先进的??
飞行器都有什么样的机翼?各又有什么长处和短处?
不同的机翼对应于不同的飞行速度,亚音速(多见于螺旋桨飞机)飞机采用接近矩形的梯形机翼,如初教6及运7、8飞机,这种机翼再亚音速范围内性能较好,诱导阻力小,并且翼展越大性能越好,但不适合高亚音速及超音速飞行,不过通过合理设计也可用于超音速飞机,如美制04就是梯形翼,只是展弦比很小,就是机翼很短,并且前后缘反掠(机翼明显呈梯形),是迄今为止效率最高的(翼载荷最大)的机翼。
后掠翼及三角翼跨音速气动阻力小,适合高速飞行,但气动升力随着速度的增加作用范围向翼稍移动,飞机前后配平困难,兼顾配平阻力时使得飞机机动性不好,提高飞机机动性需要较多控制翼面和较复杂的控制系统。机翼后掠角越大这种倾向越大,但对发动机的要求越低如我国歼8机翼后掠角大,推重比仅0.67,能飞2.2马赫,美F16推重比接近1却只能飞1.9马赫,就是后掠角小的缘故,但机动性大大好于歼8
采用掠型翼是超音速飞机的必须选择,世界第一架超音速飞机是平直机翼,冲击音障时飞机解体,试飞员小克拉克遇难,后经其父克拉克试验是机翼前缘激波无法向外传到,致使机翼震颤恶性增大导致灾难,后掠翼可是机翼前缘激波随着外洗气流向翼稍滑动,最终得以脱离机翼(前掠翼则相反,由翼根脱离),尽管如此飞机在特定速度下机翼震颤也是明显的,现役飞机多避免1.03马赫附近的速度长时飞行,多是加力跨过这个速度飞行或在高亚音速飞行。
栏目分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