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真实性有待确认,请自行甄别。
中国研制4代战机能遇到什么困难?比如说隐身,高速巡航。还有雷达等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浏览:3次
问题描述:比如说隐身,高速巡航。还有雷达等等。。等待你的回答
呵呵!我来说说。
说起我国第四代战斗机研制的困难,必须从第四代战斗机的特点说起:
1.隐身技术:
隐身技术的基本原理有二:第一是利用电磁波反射原理,在一定的角度将电磁波反射到接收端以外的方向,即可造成接收端无法收到回波,形成雷达成像困难。第二是采用涂料吸收或减弱回波反射量从而形成成像困难。
就涂料而言,俄罗斯是强大的,其等离子涂料的效果很好,可以大大降低回波密度从而使成像距离缩短,但涂料之于隐身的效果有限,且我们不掌握这种技术,要知道俄罗斯是从上世纪60年代就致力于等离子涂料技术的。
而反射面技术不是难题,建立一个模型,制造一个反射面积小的怪物不难,难的是如何取得飞行性能和隐身性能的良好统一,要知道,符合最低雷达反射面积数学模型的外形,其气动性能通常很差。
就隐身问题,目前世界上有两种态度。
美国人强调隐身性能,甚至牺牲载弹量、机动性的追求隐身性能;而俄罗斯人比较重视综合性能的统一,其四代战斗机往往优先考虑强大的火力和机动性。这两种态度孰好孰差,还没有经过实战检验。所以难以下结论,但一点肯定,脱胎于俄罗斯技术的中国航空业采用俄罗斯式思路的可能性很大。
2 发动机技术:
第四代战斗机强调的高机动性、超音速巡航都依赖发动机,发动机必须在不开加力的情况下能持续长时间的支持超音速飞行,这对发动机制造技术要求很高,尤其是高压室和燃烧室的材料问题。高机动性则要求发动机支持矢量技术,这些都是我们目前所不能达到的,我们的航空发动机技术目前只能制造推重比为9的普通发动机,用于歼10还将就,用来推四代机就差一些了。
3 航电技术:
我国最新型的机载雷达已经可以探测将近200公里的范围,对30公里内的目标进行攻击,但这种机械结合电子扫描的雷达还不能达到有源相控阵雷达APG-77的探测300公里,对50公里内目标进行攻击的水平,原因是制造航空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核心元件--TR组件的小型化技术我们还没掌握,这是个很大的难题,至于电传操纵系统,电子对抗系统,显示系统及火控计算机,我们虽然不能说达到一流水准,但跟上世界潮流还是做得到的。
4 武器系统:
第四代战斗机强调的全空域、全天候、多用途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先进的机载武器:导弹、炸弹、火箭等等,我们目前在这些领域进行了很多探索,包括珠海航展展示的雷石制导炸弹等,但经过实战检验的形成战斗力的还没有,要知道,配套武器的水平很大程度的影响了战机的作战能力。
所以综合的看,我国第四代战斗机还是任重道远的
栏目分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