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真实性有待确认,请自行甄别。
王母和西王母是一个人么?应该是:王母和西王母是一个“神”么?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浏览:4次
问题描述:应该是:王母和西王母是一个“神”么?
西王母神话
古代著名神话。西王母是先秦以来比较广泛流传的
一位神话人物。西王母的神话,产生很早,在长期的历
史发展中,演变的轨迹也十分显著。殷 椴反且延小拔
母”之辞,学术界有一种意见认为“西母”即西王母。
它和以后在《山海经》中出现的有关西王母的记载,是
否有联系,很难断定。因为目前还找不到二者有联系的
可靠资料。所以,关于西王母的最早文字记录,只能从
《山海经》算起。
《山海经》关于西王母神话的记载说:“西王母其
状如人, 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
残”(《西山经·西次三经》);“有人,戴胜、虎齿、
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大荒西经》)。这些记
述,指出了西王母的一些基本特征:西王母的形状──
半人半兽(人面虎身豹尾等);西王母的处所──穴;西
王母的神性──则是掌管瘟疫刑罚的凶神。《山海经》
中所描绘的西王母,显然带有野蛮时代的氏族神或部族
神的特点,基本上是一位近似野兽的神人。
除《山海经》以外,还有一些先秦古籍。例如《荀
子》等记载着西王母是国名、地名或君主名称等,歧义
较多。可见最初的西王母,在传说中呈现着比较纷繁的
面貌。
关于西王母是君主的说法,在先秦古籍记载中都是
一些十分简略的断片文字,但在《穆天子传》一书中却
成为一种历史传记性的故事。《穆天子传》是晋代人从
战国魏襄王墓中发现的先秦古书(《汲冢书》)之一。作
者不详。它有可能是战国时魏国史官对周代历史传说的
记载,也有人认为它是晋人的伪托。《穆天子传》比较
详细记载着周穆王从洛阳出发,沿着晋、陕、甘、青进
入新疆以远,到西王母之邦,与该邦女首领西王母相见
的情景。西王母与周穆王互赠礼品,在瑶池的筵宴上相
互对歌述志。穆传中的西王母彬彬有礼,对穆天子应酬
自如,是一位具有君王气象的妇人。在神格上,她自称
是“嘉命不迁”的“帝女”(即上帝的女儿)。
汉以来,随着道教的日益发展,西王母神话进一步出
现道教化的倾向。这种倾向在《淮南子》、《博物志》、
《汉武帝内传》等著作中已经十分鲜明。《淮南子》中
将西王母说成是长生不老之药的所有者,并且已与嫦娥
奔月的神话传说联系起来。除上述著作外。《汉书》等
史书中对民间崇信西王母的活动也有所反映。此时,西
王母的形象发生了更大的变化。到了托名班固撰的《汉
武帝内传》中出现的西王母,竟成“可年三十许,修短
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的女仙了。她的妆饰和随
行 钦 皆酷似人间 帝后。她操有的不死之药,是3000
年结一次果实的仙桃。以后,西王母主持天上的蟠桃盛
会,会上用这种食之长生不老的仙桃宴请群仙的神话,广
为流传。在这个神话的流传过程中,西王母的神性进一
步扩大,她不但是仙界管理众女仙的领袖,民间祈求长
寿和平安的对象,也在民间信仰上成为男女婚配,妇女
祈求授子的信仰对象。在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及各地众
多的民间故事和地方风物传说中,都有不少关于西王母
的情节。从汉代以来的一千多年中,随着道教的传播和
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西王母在民间受到广泛信仰。她
不但作为道教的一位大仙为道家所信奉,享受人间的烟
火,也以金母、王母娘娘、王母、西姥、瑶池阿母等名
称在各类作品(古代诗歌、小说等)中出现,在众
多的民间传说故事中流传,为人们所乐道,具有广泛的
影响。
据现有的文献资料记载,我国古代就有了西王母神话传说。西王母亦称王母、金母、西姥、王母娘娘,是中国古代神话的女神。有人称为美神,也有人叫她爱神。好是原始社会一个部落的女首领。也是我们人文始祖之一,她有许多美好的传说。《穆天子传》中记载,王母娘娘雍容平和,能歌善舞,曾经和周穆王在瑶池相会,互赠礼物和唱歌、翩翩起舞,临别的时候依依难舍,穆王一步三回头。晚唐诗人李商隐在游泾川时曾在诗中写道:“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西王母和周穆王的会见,据专家学者研究认为,这是西部民族和东部中原民族和睦相处、亲如兄妹的写照。《汉武帝故事》中描述西王母“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一天驾五色斑龙,由五十天仙陪同来到武帝王宫,她将三千年才结一次的仙桃赠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天亮时,也是依依不舍的离开汉宫。表现了她爱的深沉,痴心,充满中国传统爱情的深沉和美好。
汉武帝一生中七次到东海,七次到泾川,这不是虚构的,这是历史事实,它说明了武帝对泾川的钟爱,是由于他“知本明源”,重视祭祀炎黄子孙的先祖,即祭天。这些故事充满了浪漫神奇的色彩,吸引着千百万人思考追念。人们把西王母和周穆王、汉武帝联系起来,使西王母的形象就更为人格化,神话传说就更为故事化。
被神话了的王母娘娘,按理说,不该有什么男女情欲,夫妻之道,但是人们既把她神化,又要将她世俗化,把她与玉帝联系在一块,还让他们生了七个女儿,名为“七仙女”,其中最小的女儿私自下凡嫁给了穷庄稼汉董永。夫妻俩恩恩爱爱,小日子过的正好,不料被玉帝、王母知道了,硬逼着她丢下爱女,返回天庭。生生拆散了这对小夫妻。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曹植的《灵芝篇》。后来编成戏剧《织绵记》,后又改成《天仙配》,它所描述的就是这个故事。……。《嫦娥奔月》也是流传深广描写王母娘娘的故事之一。它描写的是羿从王母娘娘那里求得不死之药,还没有来得及服用,被嫦娥偷偷的吃了,于是嫦娥成仙,奔于月中,成为“月精”。证明西汉时为什么民间会把西王母看成是给人们赐福、赐寿、赐子的女仙。除此之外,王母娘娘还有能保人吃了长生不老的仙桃,又称蟠桃,又叫王母桃。浪漫主义小说《西游记》中第七回描写王母娘娘在瑶池举办的“蟠桃会”,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是一次人们追求长生不老的盛大集会。
栏目分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