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真实性有待确认,请自行甄别。
大诗人李白是怎么死的?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浏览:6次
问题描述:大诗人李白是怎么死的?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策发,李白避居庐山。那时,他的胸中始终存在着退隐与济世两种矛盾的思想。永王李磷恰在此时出师东巡,李白应邀入幕。李白入幕后,力劝永王勤王灭贼,而对于政治上的无远见,他也作过自我检讨。同在江南的萧颖士、孔巢文、刘晏也曾被永王所邀而拒不参加,以此免祸,李白在这点上显然不及他们。永王不久即败北,李白也因之被系浔阳狱。这时崔涣宣慰江南,收罗人才。李白上诗求救,夫人宗氏也为他啼泣求援。将吴兵三千军驻扎在浔阳的宋若思,把李白从监牢中解救出来,并让他参加了幕府。李白成为宋若思的幕僚,为宋写过一些文表,并跟随他到了武昌。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视,并以宋的名义再次向朝廷推荐,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但不知什么原因,后来不但未见任用,反被长流夜郎(今贵州梓潼),完全出乎意料。因为当时永王幕下的武将均巴得到了重用。事情之所以发生变故,可能与崔涣、张镐这批人的失势有关。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冬,李白由浔阳道前往流放之所——夜郎。因为所判的罪是长流,即将一去不返,而李白此时已届暮年,"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不由更觉忧伤。由于李白在海内素负盛名,此行沿路受到地方官的宴请,大家都很尊重他,并没有把他看做一个遭流放的罪人。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行至巫山,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这样,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他随即顺着长江疾驶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朝发白帝城》最能反映他当时的心情。到了江夏,由于老友良宰正在当地做太守,李白便逗留了一阵。乾元二年,李白应友人之邀,再次与被谪贬的贾至泛舟赏月于洞庭之上,发思古之幽情,赋诗抒怀。不久,又回到宣城、金陵旧游之地。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他往来于两地之间,仍然依人为生。上元二年,己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上元三年(公元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二岁。( 关于李白之死,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体可以概括为三种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第一种死法见诸《旧唐书》,说李白“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应该比较可信。第二种死法亦见诸其他正史或专家学者的考证之说,不能偏信。说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的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而第三种死法则多见诸民间传说,极富浪漫色彩,与诗人性格非常吻合。可信可不信。说李白在当涂的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但是不管哪一种死法,都因参与永王李t?谋反作乱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得还后不久,就结束了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纵观李白的三种死法,笔者比较相信《旧唐书》之说。)
猜你喜欢
- 哪张是假币?今天看搜狐新闻,说美国查出大量朝鲜印的假美元,并附有
- 今天看搜狐,说美国查出大量朝鲜印的假美元,并附有两张100美元的照片,但没说哪张是假的,而且上下两张美元的左下角明显不一样,请问: 哪张是假的? 为什么有明显区别还说是"精密伪造"? 我不会复制,烦请高手看看并指教.
- 你们觉得是谁烧的对外界把草山行馆火灾和绿营最近力推「去蒋化」联想
- 对外界把草山行馆火灾和绿营最近力推「去蒋化」联想在一起,陈水扁说,希望火灾原因能查明清楚,不要有任何的臆测,火灾总是一定有原因,到底是人为,还是失火?相信台北市相关单位一定会让原因尽快水落石出。 他表示,草山行馆在蒋介石居住前,就已经存在,因此不要划上等号,应该以历史建物的角度为出发点看待。
- 人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您有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呢?我们每天都在
- 您有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呢?我们每天都在为奔忙着,考虑着赚钱\生活\爱情\家庭\健康等等问题,但是有没有思考过人为什么会成为人,为什么而活,为什么会有跟其它生物不同的生活方式\形态?所以,我想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栏目分类全部>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