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真实性有待确认,请自行甄别。
150驱逐舰(052c)我国从03年下水052c级驱逐舰至今已有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浏览:7次
问题描述:我国从03年下水052c级驱逐舰至今已有十年,但只服役了两艘170“号”和171“海口号”,如今已过去十年,为何还要服役052c级别的驱逐舰?不是说052D已经下水了嘛,干嘛不服役052D?却继续造052c?
我上轮造舰高潮中,最后一艘052C海口号是03年10月下水的,而本波造舰高潮中的首艘052C长春号是10年11月下水的,准确地说是相隔7年零一个月,当然也是个相当长的空白期。
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还是动力问题。上轮的前两艘052C舰用的是乌克兰的24MW级DA80/DN80燃气轮机各两台,没办法,动力受制于人总难以大批量产。这倒不是乌克兰兄弟卡中国脖子舍不得多卖几台,而是这东东他们也是刚研发出来的(其实还没完全搞定),我兔居然荣膺首个用户,不成熟产品自然不敢多买,怎么也得试用几年。而本轮就全换成国产化的QC280燃气轮机了,而且单机动力还提高到28MW,航行性能会有明显提升。可以说,无动力突破,就无本次造舰狂潮。
另外,当初的052C相当超前(曾令所有人大吃一惊),其工艺流程和系统的许多性能尚待实践检验。一般这样的军舰,下水后还要舾装再交付海军,至少需要一年半到两年时间,海军掌握后再实用一段检验其效能,更需要几年时间。所以,上轮两舰具有一定实验性质,这次才是定型量产,或者说上批如果叫052C,这批不妨称之为052C+。至少它的动力有明显提升,对吧,其它你看不见的地方也应该有许多细节改进。
本批次052C四舰是以半年一艘的速度相继开工和下水的,而052D两舰确实在它们之后才动工的,并不存在已经建造052D的情况下依然吃回头草的情况。只不过造舰需要几年时间,052C还没造完,052D就已经开工并且进展神速,造成两者同时建造的误解。
当然,052D首舰的进程确实与052C末舰相隔时间很短,两舰下水时间居然只差两个多月(052C六号舰西安号2012年6月16日下水,而052D首舰是在同年8月28日)。让我们不禁要问,既然D型比C型明显升级,为何就等不及这区区两个多月呢?
其实这情况与上轮是一样的。上轮不也是052B与C前后脚下水吗?前者求稳,后者求新。本轮依然如此,海军是实战部队,又不是实验单位,整天测试新装备还打不打仗了?所以必须成熟产品为主,创新产品为辅。毕竟052D还是应用了不少新武器装备,比如更强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更好的远程防空导弹,特别是全新的大直径“同心圆”式大小兼顾的垂发系统。这些到底顶不顶用,还有什么缺陷要弥补,都需要几年时间来证实和改进。所以我认为,现在的052D固然比C型升级不少,但依然带有一定先期实验性质,正如上轮两艘052C的作用。
不过,D型与C型的差距并不比上次C与B的跨越那么大,可能会把握大些,我估计本轮052D至少会先造4艘,也即本轮造舰高潮,我海军会一气收获至少8艘盾级主力驱逐舰,加上上轮的一共10艘。这就已经很厉害了。要知道,曾经雄霸天下的堂堂大英帝国海军,目前总共也就有5艘驱逐舰,其中先进的45级就4艘,还没我们一家厂船台上同时建造的多,也未必有我兔的好。鬼子的真正神盾型大驱逐舰也不过6艘。只是跟美国的六十多艘比依然差很远,还得使劲儿造。我认为,我们恐怕得需要约20艘神盾类驱逐舰,以同时满足三支航母特混舰队和两支两栖登陆舰队的区域防空需要,才算够用。
052D也未必是真正的目标舰,其吨位还是偏小,万吨级大驱还是需要的。这依然是受制于动力,其它技术上基本是只欠东风了。目前的052系列是柴燃动力(两台燃气轮台+两台柴油机),未来大驱必定得是燃燃动力(4台燃气轮机),而现有的QC280装4台就太大了,应该会改成略小也更先进的QC185。后者是从太行发动机衍生而来,目前更在最后测试阶段,4台约10万马力,刚好驱动万吨大驱。因此,下波造舰狂潮何时掀起,就要等它的进度了,正如本轮高潮是由于QC280的定型而掀起的那样。
栏目分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