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真实性有待确认,请自行甄别。
看图识飞机?这张不要告诉是PS的?我看资料上说在着舰的时候把发动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浏览:5次
问题描述:这张不要告诉是PS的?我看资料上说在着舰的时候把反转,减少滑行的距离,我有点不明白,此螺旋桨发动机还在高速正常转动的时候,怎么能叫发动机一下子反转呢?是不是此发动机经过特殊改装过的呢?还是螺旋桨发动机都可以呢?
这是真实的。
1、事情经过:
1963年,刚刚经过古巴导弹危机的美国海军,开始探索加强航母空中运输的问题,并决定在航母上进行C—130大型运输机的起降试验。
C—130型运输机为全金属大型运输机,全长约29米,宽约3米,翼展约40米,配备4台涡扇发动机,航程达4000公里,最大起飞重量约70吨,最大载重量为19吨,1956年底正式投入使用。该型机服役后,被广泛用于执行空中运输等任务,美国海岸警卫队还使用该型机进行空中巡逻。由于航母飞行甲板范围有限,美国海军不得不让洛克希德公司对进行试验的KC—130F型运输机进行了一些改造。
1963年10月3日,美国海军当时最新型航母(CVN59)”福雷斯特”号出航在大西洋上,做好了迎接KC—130F型空中加油运输机的起降准备。为确保起降试验一次成功,美国海军优选了具有丰富飞行经验的驾驶员弗拉特里和副驾驶斯托瓦尔。此外,还聘请了一名试飞员备用,以防万一。
10月3日,天气不是很好。KC—130F型运输机从马里兰州基地起飞,先后在航母上空进行了42次进场试飞。其中,19次是着舰后迅速飞走,这是因为该机没有安装尾钩,所以着舰试验时,也无法使用拦阻装置。但事实证明,C—130型运输机是可以在航母上起降的。
虽然,KC—130F型运输机第一次在航母上起降试验取得成功,但这毕竟是在优秀飞行员驾驶下获得的。况且,该型机是大型运输机,机体十分笨重,缺乏灵活性,在航母上起降的时候,还是出现了一些技术问题的。考虑到这些情况,美国海军对该机又进行了改进,继续进行试验。试验一直进行到11月。
11月8日,弗拉特里和其他两名驾驶员一起,从佛罗里达州起飞,再次向航行在大西洋上的“福雷斯特”号航母飞去。当飞机飞至航母甲板附近空域时,高度降到4米左右。尔后,螺旋桨以反转方式运转,运输机安然在航母上降落。当时,该机总重为42吨。
据统计,KC—130F型运输机先后进行了29次着舰后立即起飞试验、21次全制动着舰试验和21次独自起飞试验。试验表明,该型机着落时比较容易,只需在最后进场时让螺旋桨反转即可。空载,只需80多米的着舰滑行距离即可停下来。如果运载一定重量的物资,起飞滑行距离约为240米,着落滑行距离约为150米。最后,美国海军得出结论C—130运输机是完全可以在航母上起降的。不仅如此,该型机还可运载约11吨的货物或人员在航母上起降,航程可达4000公里。
不过,试验虽然成功了,但C—130型运输机最后还是没有成为航母上的运输机。原来,美国海军兵官员认为,如此吨位的大型飞机在航母上起降也有不太现实之处,可能会对航母本身造成损伤,还影响其它战机在航母上的活动。最后,美国海军还是放弃了C—130型运输机在航母上使用的计划,而改用比较小型的C—2A型运输机。
2、螺旋桨的问题:
其实原文说明有问题,螺旋桨并没有反转,而是还是按原有方向继续高速旋转,只不过通过改变桨叶的迎角(即变距),使螺旋桨从正迎角产生拉力,变成螺旋桨变为负迎角进而产生了负拉力。
什么是改变桨距:
早期的飞机都是靠螺旋桨桨叶在空气中旋转,不断把大量空气向后推去,从而产生向前的推进力。螺旋桨旋转时,桨叶剖面弦与旋转平面的夹角称为桨叶安装角。螺旋桨旋转一周,以桨叶安装角为导引向前推进的距离称为桨距。
螺旋桨分为定距和变距两大类。木质螺旋桨一般都是定距的。适合低速的桨叶安装角难以适应高速,反之,适合高速的安装角难以适应低速。所以定距螺旋桨只能在选定的速度范围内效率较高。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出现了变距螺旋桨,即通过控制装置改变螺旋桨的桨距。
事实上,最早提出变距螺旋桨思想的是英国航空先驱维纳姆。1872年,他在航空学会的年终报告中,初步提出这一全新思想。不过他的思想大大超越了时代,因此一直没有找到应用场合,逐渐被遗忘了。
一战时期,人们又开始意识到变距螺旋桨在提高发动机功率和自身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但在金属螺旋桨问世之前,由于木制螺旋桨结构上的限制,使得变距螺旋桨还停留在理论上。1923年金属螺旋桨进入实用阶段后,变距螺旋桨的需求日益迫切,传统定距螺旋桨已经无法同时满足起飞和巡航的要求。1933年,自动变距螺旋桨首次在波音247运输机上得到应用,其性能明显改善。变距螺旋桨,大大改善了飞机的适应性。
二战空军中的变距螺旋浆的启用目的,是为了使螺旋桨的不同截面在整个飞行包线范围内,都具有适中的迎角,以使之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但很快人们认识到,如果使用某种装置,可以控制发动机在不同飞行速度条件下的转速,这对于条发动机螺旋桨的工作效率,既有同等的重要性,采用这项技术,可以使螺旋桨从飞机的起飞速度到最大飞行速度都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适中保持发动机具有较大的输出功率.
在飞机起飞的时候用小桨距状态,在巡航飞行的时候用大桨距状态,使用这项技术后可以使起飞滑跑距离缩短20%,爬升率增加22%,巡航速度增大5%,实用升限赠大1220米(以波音247为例),这一技术很快优发展成为恒定转速螺旋桨技术.恒定转速螺旋桨,由一个调速器产生改变桨距所需的信号,自动根据飞行速度来改变桨距,使发动机的转速保持事先设定的恒定转速.
所有螺旋桨由一组变距叶片构成。每个叶片旋转地安装在旋转支架上,并带有与执行机构。
配图下边的那幅中的红色桨叶剖面,就是变成负迎角的的状态,在旋转方向不变,但是却产生了负拉力(推力)。
栏目分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