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全部百科>百科问答详情
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真实性有待确认,请自行甄别。

解释《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浏览:17次 分类: 文化/艺术-文学
问题描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请问“出”是什么意思,还有如何断定孤帆是从东边来的?
,就是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合称。两山夹江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形势非常险要,“天门”即由此得名。诗题中的“望”字,说明诗中所描绘的是远望所见天门山壮美景色。历来的许多注本由于没有弄清“望”的立脚点,所以往往把诗意理解错了。   天门山夹江对峙,所以写天门山离不开长江。诗的前幅即从“江”与“山”的关系着笔。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试比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的山峰阻遏时出现的情景。绝句尚简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样写得淋漓尽致。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   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它似乎包含着这样的潜台词:雄伟险要的天门山呵,我这乘一片孤帆的远方来客,今天终于看见了你。   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如果要正题,诗题应该叫“舟行望天门山”。 (来源:

猜你喜欢

金庸和琼瑶是什么关系
金庸和琼瑶是什么关系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125 分类: 文化/艺术-文学
如何让文章题目更吸引人?什么样的文章题目更能吸引人的眼球呢?是搞
什么样的文章题目更能吸引人的眼球呢?是还是撩人的?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115 分类: 文化/艺术-文学
包括繁体字在内的汉字中,最多的笔画是哪个字,有多少个?孩子问的第
问的第十万零一个“为什么”。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69 分类: 文化/艺术-文学
有什么好看的穿越小说么
有什么好看的穿越小说么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62 分类: 文化/艺术-文学
八戒入赘高老庄之后的表现如何?你如何看待八戒的这些表现
八戒入赘高老庄之后的表现如何?你如何看待八戒的这些表现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55 分类: 文化/艺术-文学
记孙觌事译文靖康之难①,钦宗幸虏营。虏人欲得某文②。钦宗不得已,
靖康之难①,钦宗幸虏营。虏人欲得某文②。钦宗不得已,为诏从臣孙觌为之;阴冀觌不奉诏,得以为解。而觌不复辞,一挥而就过为贬损,以媚虏人;而词甚精丽,如宿成者。虏喜,至以大宗城卤获妇饷之。觌亦不辞。其后每语人曰:“人不胜天久矣;古今祸乱,莫非天之所为。而一时之士,欲以人力胜之;是以多败事而少成功;而身以不免焉。孟子所谓‘顺天者存,逆天者亡者,盖谓此也。’”或戏之曰:“然则子之在虏营也,顺天为已甚矣!其...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54 分类: 文化/艺术-文学
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是什么意思
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是什么意思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51 分类: 文化/艺术-文学
杜撰是啥意思?回答完最好提供相关网页对此解释的网址,多谢!
回答完最好提供相关对此解释的网址,多谢!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41 分类: 文化/艺术-文学
几个古文词语《黄州快哉亭记》中:“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的“以”是
《黄州快哉亭记》中: “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的“以”是何意思? “揖西山之”的“揖”是何意思?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41 分类: 文化/艺术-文学
求小说类似《沥川往事》的小说,特别感人,情节不造作的
类似《沥川往事》的,特别感人,情节不造作的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40 分类: 文化/艺术-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