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真实性有待确认,请自行甄别。
著名的“齐格非”防线是什么样子的在哪里啊?谁有图啊?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浏览:2次
问题描述:著名的“齐格非”防线是什么样子的在哪里啊?谁有图啊?
上面的朋友已经说了不少了,Siegfried Line其实远不能与马其诺防线相比。在一战时期的兴登堡防线中,就有主要为战车防御地带的齐格菲防线。
二战爆发前,德国政府为了保卫西部的工业区,同时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为了宣传(如果不是更大程度上的话),开始建筑齐格菲防线,长度630公里,各种工事18000个,1936年开始建造,即德军重新进驻莱茵区后,在1938年到1940年之间建成(上面的朋友说1939年只是基本结构的完成,德国人还进行了许多完善工作。)
在很多时候齐格菲防线被称为“西壁”或“西墙”,是为了宣传它的坚不可摧。
直到1938年,该线还只是有一些很基础的工事,很多工事甚至在建成时就被认为是落伍的,但从1938年开始,开始大规模修建重防御的堡垒和掩体,这种堡垒拥有1。5米厚的混凝土层作为防御设备,但很多时候堡垒的建筑仍然依据一战的经验,尤其是非常注意防护毒气。
其中著名的工事就是“龙牙”即反坦克障碍物,此外还有包括水障碍在内的许多设施。最初的建筑由私人公司进行,但很快发现无法满足进度,因此托特组织接手并且组织了大量人员,高峰时达到约50万人,但是劳动条件很差。
该防线的缺陷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很多工事只有混凝土而缺乏用于防御重型炮弹的装甲钢板,这主要是由于德国当时钢的紧缺造成的。同时,很多战争后期的大型火炮无法安装在较小的炮座上(只能适应战争初期的小口径火炮),无疑进一步削弱了该防线的防御作用。
1940年西线战役获胜后,齐格菲防线上的许多火炮和可移动武器被拉到了大西洋堡垒上,使这条防线变得有些有名无实,到了1944年,才由部队充实起来。1944年8月24日希特勒曾下达了改造防线的命令,以便应对更强的火力打击,主要工程预计由德国国家劳工组织(RAD)的14到16岁的孩子进行,一些当地人也被拉来参加改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挖掘反坦克壕,但是由于盟军巨大的空军优势,这些努力都失败了。
1944年八月的战斗就涉及了齐格菲防线,主要是亨廷根地区(hürtgenwald),并一直延伸到亚琛地区,成为了该防线上的第一个口子。在后来的战斗中,由于惧怕法庭的审判,许多德国士兵不肯投降,这也造成了大量人员的伤亡。到了1945年3月,该线的基本防御阵地已经被突破。
到了战后,这条防线的基本工事都被摧毁,但是排雷等工作又造成了不少人伤亡。
总的来说,齐格菲防线的宣传意义几乎和它的战略意义一样大,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都被宣称为一条坚固的防线,一直影响到了1944年,但到了真的面对它的时候,无论是德国人还是盟军,都发现这条防线的大部分设计已经不符合当时的战场形势了,尽管它起到了阻滞盟军的作用,但显然不像德国人声称的那样坚不可摧。
栏目分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