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全部百科>百科问答详情
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真实性有待确认,请自行甄别。

我的排卵期是哪天?我平时的月经周期都挺准,一般都是30天,但是我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浏览:3次 分类: 健康-内科-内分泌科
问题描述:我平时的月经周期都挺准,一般都是30天,但是我的上次YJ是6月27日,这次却推迟到8月6日.请问我这个月的是哪一天啊?我想怀宝宝,要在哪天AA才可以啊?
正常育龄妇女卵巢每月排出一成熟卵子,卵子排出后进入输卵管,一般可以存活1—2天,而男子产生的精子则是连续的。精子通常在女性生殖道内保持活性2—3天,而其至孕能力在48小时之间。如妇女在排卵前后一定时间内有性,就有怀孕的可能。这段时间称为“排卵期”。   掌握这个时期很重要,一方面可以使那些因错过了女性排卵期过性生活而导致不孕的夫妇,能有极大受孕的可能;也可使那些暂时不想怀孕的夫妇,在没有其它避孕措施的情况下,错过“排卵期”过性生活,以防止受孕。   常用的推算“排卵期”的方法有:   1、宫颈粘液观察法(须在医院做)。   2、基础体温测定法。既:在机体经较长时间睡眠后醒来(一般在清晨),尚未进行任何活动及说话前,所测得的体温,为基础体温。正常情况下,育龄妇女的基础体温,于月经前半期较低,排卵期更低,排卵后24小时~几天内可突然或缓慢上升0.3—0.6℃。   因此测量基础体温最好从月经来潮第一天开始,坚持每天测量,并用坐标纸纪录,以便观察分析。   3、行经日期推算法。既:认为每次排卵都应在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故将排卵前5天—排卵后5天称为“排卵期”。然而,这种方法不太可靠,因为大多数妇女月经不那麽规则。相比之下前两种方法较可靠,但有些麻烦。在这里我们向您介绍一种简便而较可靠的推算方法,愿能对您有所帮助。   计算公式为:   排卵期第一天 = 最短一次月经周期天数减去18天   排卵期最后一天 = 最长一次月经周期天数减去11天   在采用此公式计算之前,要求本人连续8次观察、纪录自己的月经周期,得出本人月经周期的最长天数和最短天数,代入以上公式得出的数字分别表示该妇女“排卵期”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月经周期的计算是从此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如:某一育龄妇女前8个月的月经周期最长为30天,最短为28天,代入公式为: 排卵期第一天= 28天—18天 = 10天 排卵期最后一天 = 30天—11天 =19天 即:这位妇女的“排卵期”为开始于本次月经来潮的第10天,结束于本次月经来潮的第19天。   如果通过观察,你的月经很规律为:28天一次,那么你可将月经周期的最长天数和最短天数均定为28天,代入公式,可计算出你的“排卵期”为:本次月经来潮的第10—17天。此种计算方法是以本次月经来潮第一天为基点,向后顺算天数,而不是以下次月经来潮为基点,倒算天数,因此不易弄错。找出“排卵期”后,如想怀孕,可从“排卵期”第一天开始,每隔一日性交一次,连续数月,极有可能怀孕。如不想怀孕,就要错过“排卵期”过性生活。 (三九健康网) 精确受孕日 要知道,女性受孕平均需要6~8个月,每个月的受孕概率仅为15%~20%。准确地了解自己的排卵期有助于提高受孕的几率。 选择正确的时机对于受孕来说是很重要的。以下这些步骤能够帮你决定什么时候是你的"幸运日"。不要急于求成,尽量放松,享受这一过程。 第一步:观察月经周期。你的月经周期有没有规律?两次月经之间相隔多少天?这些信息是最先要掌握的。如果你不能准确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话,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月经来潮的时候在日历上做记录,标记出“第一天”。计算到下一次月经来潮(也就是下一个“第一天”)之间共有多少天。 你也许需要连续记录三四个月才能准确地计算出月经周期的长度和规律。月经周期平均是28天,不过在23~35天之间都属正常。当然,周期的天数也会因月而异。 第二步:确定排卵期。在排卵期那一小段时间里同房是受孕的关键,排卵期也就是指当成熟的卵子从卵巢排出到输卵管的时间。所以,你需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确定排卵期。 如果你的月经周期有规律可循 那你只需做一些简单的计算就能知道自己的排卵期:一般来说,排卵期通常在下一次月经来潮之前14天时开始,如果你的周期正好是28天,那排卵期就从周期的第14天算起。所以你用周期的天数减去14就能得出排卵的时间。 如果你的月经周期没有规律,或者你希望更加精确地计算排卵期 你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记录体温。排卵期开始的一个标志就是基础体温略微升高。你可以在每天早晨起床之前固定一个时间测量体温(使用专门的体温计),然后把数字记录下来绘制成曲线图,这样坚持记录几个月,你就可以按照规律预测你的排卵期了。大多数女性的体温在排卵之后的24~48小时之内会上升0.5度。 使用排卵测试器。这个方法比记录体温贵得多,但是也更准确。排卵测试器在药店有售。这种测试器是通过测量尿液中促黄体激素的浓度来预测排卵期,如果这一激素的浓度升高就预示着要开始排卵了。 观察宫颈粘液的变化。这一方法不能精确地计算出排卵期,但是通过它你能知道自己是否处在易受孕期。身体准备排卵的时候会分泌出粘液,它能润滑宫颈,从而方便精子与卵子相会。在排卵期之前粘液透明有弹性,呈鸡蛋清状。排卵期之后,粘液通常会变稠,然后慢慢干掉。采集宫颈粘液的时候,可以用卫生纸或是干净的手指轻擦阴道口。 第三步:计算同房的日子。一旦你掌握了自己的生理周期,那就开始行动吧。这可能是整个受孕过程中最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如果在排卵期开始之后才同房,很可能就太晚了。大多数妇产科医生建议在排卵期开始前5天就同房,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而且在排卵期结束之后继续。因为尽管精子在女性体内能存活3~5天,但是卵子的寿命只有12~24小时。在排卵期前后同房能够增加受孕的几率。 如何掌握同房的次数?一些夫妻担心频繁同房会过度消耗精子。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健康的睾丸能够不断产生精子,所以每日同房一次是不会有问题的。 采用什么样的体位为最佳?只要是双方觉得舒服的体位就是最好的。 如果没有受孕该怎么办? 如果你不到35岁,而且在经过精确计算后同房了一年仍未怀孕,或者是35岁以上并尝试了6个月仍未受孕的话,你就应该去看大夫了。

猜你喜欢

现在的女人为什么这么BT啊我有个女性网友一遇到不高兴的事情就喜欢
我有个女性网友一遇到不高兴的事情就喜欢用烟头烫自己手,要不就说我要死了,我去死了,还有个一和男朋友吵架就闹的不可收拾,好几次在家砸东西,用碎玻璃划手腕,楼下大排挡老板和他老婆吵架,然后几天没开门,后来开门了说他老婆自杀死了,我也想象不到有多严重的问题要去自杀,人的情感有这么脆弱吗,有的时候也真不知道该怎么开解这些朋友,大道理谁都懂,再怎么说都没用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43 分类: 健康-内科-内分泌科
用国珍松花粉能否治疗好糖尿病?用松花粉能否控制血糖含量?有没有成
用松粉能否控制血糖含量?有没有成功经历?如果能治好大概需要多长时间?需要多少钱?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41 分类: 健康-内科-内分泌科
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有什么新的进展吗?
目前的治疗有什么新的进展吗?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38 分类: 健康-内科-内分泌科
糖尿病人怎么吃饺子?
人怎么吃饺子?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38 分类: 健康-内科-内分泌科
糖尿病人能喝五谷豆浆吗?听说血糖高的人不宜喝稀饭之类的食物,那五
听说高的人不宜喝稀饭之类的食物,那五谷豆浆呢?说具体点是杂粮豆浆,没有大米小米之类的食物。这样能喝吗?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38 分类: 健康-内科-内分泌科
用哪种降压药我的家人43岁,血压145/105,血脂也高。
人43岁,血压145/105,血脂也高。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37 分类: 健康-内科-内分泌科
β一葡聚糖对糖尿病的作用与原理?β一葡聚糖是如何控制血糖防治糖尿
β一葡聚糖是如何控制血糖防治糖尿病的? 网上查了查不到,请诸君不啬赐教。 青稞是世界上麦类作物中β一葡聚糖最高的作物,据检测青稞β-葡聚糖平均含量为6.57%,优良品种青稞25可8.6%,是小麦平均含量的50倍。β-葡聚糖通过减少肠道粘膜与致癌物质的接触和间接抑制致癌维生物作用来预防结肠癌;通过降血脂和降胆固醇的合成预防心血管疾病:通过控制血糖防治糖尿病。具有提高机体防御能力、调节生理节律...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34 分类: 健康-内科-内分泌科
能不能介绍一下糖尿病?我爷爷得了糖尿病,我想知道这种病对人体的危
我爷爷得了,我想知道这种病对人体的危害大不大,有没有危险。得了糖尿病的人应该注意些什么,比较适合吃什么食物,或者关于自我保健的方法。我希望我爷爷健康,谢谢大家了。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33 分类: 健康-内科-内分泌科
临床上常见的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病因是什么
临床上常见的腺功能减退症的病因是什么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31 分类: 健康-内科-内分泌科
多囊雄高闭经一年如何治疗我今年22岁了,从15岁初潮开始就月经不
我今年22岁了,从15岁初潮开始就月经不调。17岁开始就到处看调理身体。期间吃过很多中药。其中一位中医的药吃了有用,后来医生退休停药后月经再次混乱。当然西医也看了不少。20岁知道可能是多囊。每年都有去检查彩超和性六项。我这的医生已经确定是多囊。是雄激素高的原因。也服用过补佳乐和达英35。但只服用短期。因为副作用大一度肥胖到150斤。现在已经闭经一年了,没有过性生活。前段时间又去看了医生,医生说对生...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29 分类: 健康-内科-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