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真实性有待确认,请自行甄别。
初中语文《送东阳马生序》的有关知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浏览:5次
问题描述: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
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
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这一段文字主要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
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
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这一段文字主要运用了描写与叙述两种表达方式。
B.这一段文字既表现了作者求学的勤苦,也批评了老师的严厉,发泄心中的厌恶之情。
C.“嗜学”与“家贫”是矛盾的,由此引出求学的勤苦,为下文写大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作了铺垫,从而更加突出中心。
D.因为“我”借书“计日以还”“不敢稍逾约”,所以“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按要求填写原文。
(1)描写作者冬天坚持抄书的句子是
(2)成年后,“我”“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原因是
(3)“先达德隆望尊”的具体表现是
第一个选B
(1).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2).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3).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栏目分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