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真实性有待确认,请自行甄别。
电视信号搭载在什么上通过卫星传播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浏览:5次
问题描述:电视信号搭载在什么上通过卫星传播
信号搭载在无线电波上通过卫星传播。
卫星电视广播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电视节目由电视台通过卫星地面发射站,用定向天线向 太空中的卫星发射电视信号(上行频率为f1),卫星转发器接收来自地面的电视信号,经过放大、变换等一系列处理,再用下行频率f2向地面服务区转发电视信号。这样,服务区内众多的地面卫星接收站便可接收到电视台发出的电视节目。通常一颗卫星上装有24个以上转发器,每个转发器可以转发一套模拟电视节目或4~8套经数字视频压缩的电视节目。
目前世界各国卫星电视广播普遍采用C频段(3.7~4.2GHz)和Ku频段(11.7~12.75GHz)。由于C频段是和地面通信业务共用的,所以为了避免卫星电视信号对地面通信业务的干扰,卫星发射到地面的功率通量密度受到限制(一般EIRP=36dBW左右)。为保证接收图像质量,通常采用口径为1.8~3.0m的接收天线。Ku频段的特点是频率高、频率范围宽、信道容量大,是卫星电视广播的优选频段。卫星发射Ku频段到地面,其功率通量密度不受限制(一般 EIRP>50dBW)。加上信号波长短,同样口径天线的增益要比C频段高,因而采用较小口径的天 线(0.5~1.2m)就能获得满意的图像。这是世界各国卫星电视广播的发展方向。
为了充分利用频段内的无线电频率,防止相互干扰,又将每个频段内分成若干频道。如果不采用数字视频压缩技术,由于每两个相邻频道之间的频率间隔均为19.18MHz,而卫星下行的电视信号带宽一般都大于20MHz,这样相邻频道间的信号频带就相互重叠,形成相互干扰。因此,邻国或相邻地区之间,常采用不同频道和不同极化方式进行卫星电视广播。通常是将相邻两 个频道号的单、双号分别按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或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方式工作,以削弱相邻频道之间的相互干扰。
最近几年,卫星电视直播产业在美国、欧洲和亚太地区已得到迅速发展,这类向家庭直播的卫视 接收天线口径一般在0.45m左右。我国的卫星电视广播主要面向城市地区,为提高收视质量,增 加卫视接收频道,主要通过以城市为单位的有线电视网接收卫星电视,然后再用电缆或微波送入 每个家庭,这种卫视接收天线口径C频段需要3~3m,Ku频段需要2.4~4.2m;而宾馆饭店和有线电视覆盖不到的地区,也可采用2.4~4.2m(C频段)或1.5~2.4m(Ku频段)天线集 体接收入户。
栏目分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