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支付成关键!移卡探索新业务增量,推进本地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付乐 深圳、香港摄影报道
近年来,内容与本地生活服务深度交融,企业的数字化需求日益旺盛。支付机构移卡凭借多元服务体系,成为驱动商户增长的重要力量。
比如香港中记小厨接入移卡YeahPay后,可支持近20种支付方式,解决了内地顾客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的难题。另有香港夏铭记借助移卡到店电商服务,邀请博主真实“种草”,仅1年多时间,夏铭记德诚分店的内地游客占比便达到30%。通过线下收单、收款换汇、流量推广等服务,移卡为商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流量与便利。
“我们希望丰富移卡在海外的业务形态,为海外市场的高速增长创造更多可能。”8月24日,移卡集团高级副总裁朱楚中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移卡而言,支付业务的跨境出海不仅是对新业务增量的探索,更是集团国际化战略的关键一环。目前,移卡通过与投资的海外公司合作推广数字商户解决方案,同时推进旗下本地生活业务出海,构建了海外商户从支付到店铺管理、流量运营的服务闭环。
多元支付成刚需
位于香港的中记小厨
下午两点,记者来到位于香港的中记小厨,虽已过饭点,店内还是有不少食客。
80后主理人“秋少”子承父业,他的父亲经营这家饭店已有30余年。“我们店被称作湾仔的‘平民饭堂’,有不少世界各地的人来体验香港风味,支付方式也各不相同。”秋少说道,这两年,内地消费者越来越多,他们大多用支付宝、微信支付,所以收款设备能支持多少种支付方式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据秋少介绍,餐厅供应早午晚餐、下午茶,遇上用餐高峰期,众多顾客同时买单时,收款是否延迟、顺畅,直接影响经营效率。
秋少表示,香港门店与移卡YeahPay合作后,该产品支持近20种支付方式,缓解了收款难题,让自己能更专注于餐厅营运,无需再操心顾客用什么支付方式、自己能否收到款项等琐碎问题,钱款通常次日就能到账。
“这给内地和国外旅客带来了良好体验,他们都很惊讶,一家大排档,用的香港收款机居然能接收海外的电子钱包和信用卡支付。”秋少称。
这些背后,源于支付系统与行业解决方案底层的打通融合。
朱楚中表示,以酒楼为例,移卡将酒楼使用的SaaS系统与支付终端相连接,SaaS系统负责处理经营事务,支付终端承担收款工作,每笔收款都能与对应订单关联,确保交易数据一一对应。
针对酒楼一天两班倒、需两次对账的情况,分时结算和手工结算功能,可解决商户人员交接班时账目不清的问题;分账服务则能减少传统结算中的繁琐环节,让商户与供应商之间的结算更高效,从而提高酒楼的经营效率。
“一些新兴市场的支付方式和支付习惯极具本地化特点,需要根据当地的支付习惯、监管政策、文化习俗等制定相应的市场拓展和运营方案。比如在新加坡,我们以行业解决方案为支点,撬动商户支付入网。新加坡商户要求较高,我们推广时会使用高端一点的收银硬件设备。”朱楚中说道。
在海外业务拓展中,移卡与当地连锁品牌、大型商场及美食广场展开合作,用于改善支付环节,提升商户体验。
具体而言,一是构建统一支付系统,整合Alipay+、WeChat、PayNow、信用卡、GrabPay等当地常见支付方式,实现“一机多付”,减少收银环节的阻碍;二是提供快速结算与自动对账服务,支持T+1结算模式,并与商户ERP或SaaS系统对接,降低人工操作投入;三是打通会员与营销相关系统,助力商户提高客户复购率;四是增强数据相关分析能力,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工具,为商户提供客户结构、交易高峰时段及营销效果等信息,辅助商户做出经营决策。
从实际效果来看,合作门店的收银效率提升约40%,总部对账时间从3天缩短至当天;会员消费频率提高约22%,客户稳定性有所增强。
从“内容种草”到“到店消费”
近年来,随着企业数字化服务需求持续攀升,移卡也在尝试将本地生活业务落地海外,希望通过加强内部之间的业务协同,为海外商户提供更广泛的解决方案,以获取高黏性客户。
位于香港的粉面店夏铭记
夏铭记的创业始于香港九龙城寨的家庭小工厂,起初批发墨鱼丸、猪肉丸等产品,20世纪80年代,夏铭记在旺角开设了第一家门店。在2023年父亲退休后,阿德接手了家族生意。之后,阿德察觉到内地游客蕴含的巨大消费潜力,他深知要吸引内地游客,必须借助有效的推广渠道。
阿德向记者介绍道,小红书和大众点评是面向内地游客的核心推广渠道,他自己去日本、韩国时,也会依赖这两个平台获取信息。
“它们在全球范围内都很有影响力。”阿德称,相比之下,香港本地曾流行的Facebook如今作用甚微,使用人数越来越少,自己也很久没更新了。因此,他更倾向于通过内地平台向游客传递“香港味道”,这也是他找到移卡的重要原因。
目前,夏铭记在香港有4家门店,香港岛坚尼地城分店因侧重服务内地游客,在小红书推广上投入较多。阿德选择与移卡合作开展小红书推广业务,希望通过达人匹配、热点“种草”等,带动店铺曝光,获客引流。
在推广策略上,移卡交替邀请大博主和小博主,且不干预内容创作,通过口碑催化引流。在流量转化环节,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投放策略,移卡将内容流量定向导流至团购券、到店核销等交易场景,形成“种草、决策、消费”的闭环。
阿德认为,这种模式未来会成为趋势。“没做小红书推广的商户,看到同行利用它做得风生水起,观念会逐渐改变。几年后,可能超过70%的香港餐饮会布局小红书,不做的话很难生存。”他说,这是跟着时代走的必然。
“坚尼地城分店的内地游客现在占比约30%。推广1年多就见到了效果,作为一家小粉面店,这个比例已经很可观了。”阿德说道。此前,该店几乎没有内地客人,如今许多游客在附近观光后会专程到店消费。
当前,移卡旗下本地生活开放平台已正式成为小红书官方服务商,聚焦餐饮、休闲、文娱、健康等核心场景,为商户提供从内容创作到流量转化的全链条服务。
除了导流,移卡也提供“营销+支付”一体化解决方案。例如,为香港大排档、新加坡茶餐厅等商户策划小红书本地化宣传,通过“海外生活指南”“美食探店”等内容标签吸引用户,并依托跨境支付能力实现核销结算。
随着支付业务出海,移卡也将小红书业务延伸至海外市场,重点覆盖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小红书用户密集的区域,成为连接商户与用户的关键纽带。
移卡CEO刘颖麒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小微商户群体是“生生不息”的生态,不断有新商户诞生、成长、迭代,因此移卡的事业不是短期获利,而是长期陪伴。
“我们的员工要走到一线去,听到客户的声音,看看那些小微店家或者合作伙伴是怎么想的。”刘颖麒称,小微企业需要的不完全是收付款服务,还有很多经营问题,他们就想把日子过得好一点,我们也想在中间多做一点事情。
刘颖麒认为,不追求“从商户身上获取价值”,而是以“创造价值”为核心。接受价值创造的周期性,可能需要5年到20年沉淀,不能急于求成。
刘颖麒此前曾担任腾讯财付通第一任总经理,或许正是在这种长期主义理念的指引下,才让其带领的腾讯财付通团队走出了三家上市公司。
长期主义:从“复制经验”到“创造价值”
“到了海外,我们首先会寻找当地具有相关背景的风险合规官,他们熟悉当地的监管和法律体系,能为合规业务做好防范。”朱楚中说道。
同时,移卡也会根据当地监管要求,加强风控模型的搭建,在事前商户入网、事中业务监控、事后数据分析处理等各个环节防范风险。比如交易环节中,移卡会通过分析交易频率、金额、地理位置等行为模式识别异常交易。
朱楚中举例称,以模型判断,如果单次餐饮消费20万元港币,显然属于异常行为。当出现疑似通过虚假交易进行洗钱的情况时,移卡自主研发的风控系统会按预设规则拦截风险交易,并通过模型监控实现风险的自动处理。
“不过模型并非一成不变,我们的风控模型会根据累积的交易数据,结合底层的AI大模型技术不断进化,丰富监控模型和应对策略。”朱楚中表示。
朱楚中指出,当前国际监管环境日趋严格,企业在合规方面的投入有所增加。一些地区如越南、泰国,此前无需支付牌照,现在也有了相关要求,新加坡这类原本就需要牌照的地区,合规管理也更为严格,这些都为合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朱楚中也坦言,文化差异以及职场理念引发的思想观念冲突,对跨境支付企业来说,同样是不小的挑战。更重要的是,海外市场的商业逻辑和国内并不相同。
“比如中国企业在开拓市场时的常用商业思维是通过低价,快速营销、快速获取流量。移卡在国际市场上也尝试过这种办法,但是当地市场并不接受。”朱楚中表示,面对这些问题,移卡尝试理解当地文化,并已经在海外市场建立起一套相对成熟且易于复制的业务模式。
近两年,移卡陆续获得香港MSO、新加坡MPI、美国MSB、美国MTL等相关业务牌照,并且在今年7月份新增获得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正式批准,授权在日本展开在线线下扫码收单业务。
移卡所获支付牌照等
凭借资质的加持,移卡进一步巩固了海外商户与渠道网络,得以合规地为海外市场提供收单、发卡、电子钱包、跨境汇款、货币兑换及企业开支管理等支付服务。
“我们想把在中国打造的好东西复制到全世界,并且要服务于本地的支付生态。”刘颖麒表示。
今年上半年,移卡海外业务实现稳健增长,海外GPV交易额突破人民币15亿元,超越去年全年约11亿元的总交易额。
刘颖麒介绍道,在业务布局上,移卡坚持“长期主义”,即使面临市场竞争、模式被模仿等问题,仍专注于提升服务门槛,如出海布局、技术深耕,以持续创造价值。
刘颖麒认为,长期主义不能定位成获取型企业,而是一种创造价值型企业。有时候创造的价值也不一定被别人认可,也不一定会被接纳,所以需要长期去酝酿、去坚持。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张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