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均衡】负载均衡是什么,负载均衡有什么作用
一、什么是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是一种在计算机网络和系统架构中使用的技术,用于均衡分发工作负载到多个资源,比如:服务器、计算节点或存储设备上,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可伸缩性。
在传统的单个服务器架构中,当请求量增加时,单个服务器可能无法处理所有的请求,导致性能下降或系统崩溃。
负载均衡技术通过将负载(请求)分发到多个服务器上,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平衡服务器的负载。
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增加并发处理能力,并减少单点故障的风险。
二、负载均衡作用
负载均衡的作用,主要包含如下几点:
1.提高系统性能
负载均衡技术将负载(请求或任务)分发到多个资源上,使得系统能够处理更多的并发请求,从而提高整体的处理能力和性能。
2.实现高可用性
负载均衡可以将负载分发到多个资源上,当其中一个资源发生故障或不可用时,负载均衡可以自动将请求转发到其他可用的资源。
这样可以降低单点故障的风险,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性。
3.提高系统可伸缩性
随着业务的增长,负载均衡技术可以动态地增加或减少资源的数量,根据实际负载情况进行扩展或收缩。
通过自动分配负载到新增的资源上,系统可以实现水平扩展,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提高系统的可伸缩性。
4.优化资源利用
负载均衡技术可以根据资源的性能、可用性和负载情况,合理地分配请求或任务。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避免资源的空闲或过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率。
三、负载均衡的原理
系统的扩展可分为纵向(垂直)扩展和横向(水平)扩展。
比如:纵向扩展,是从单机的角度通过增加硬件处理能力,比如CPU处理能力,内存容量,磁盘等方面,实现服务器处理能力的提升。这种情况,不能满足大型分布式系统(网站),大流量,高并发,海量数据的问题。
因此需要采用横向扩展的方式,通过添加机器来满足大型网站服务的处理能力,比如:一台机器不能满足,则增加两台或者多台机器,共同承担访问压力。
负载均衡器作为一个中间层,接收来自客户端的请求,并根据特定的算法和策略将请求分发给后端的多个资源(如服务器、计算节点或存储设备)。客户端可以直接将请求发送给负载均衡器,或通过域名解析、DNS等方式间接连接到负载均衡器。
四、负载均衡算法
负载均衡算法,主要分为如下5类:
1.Round Robin-轮询
轮询,顾名思义,把请求按顺序分配给每个服务器,然后重复执行这个顺序,进行请求分配。
假设有3台服务器,分别为A,B,C,当客户端有请求过来时,请求会按照A——>B——>C——>A——>B——>C...这种轮训的顺序分配给各个服务器。
原理:
服务器列表:维护一个服务器列表,有服务器加入/剔除时,相应的更新服务器列表;
服务器游标:记录需要处理下一个请求的服务器;
请求分发:新的请求到达,选择当前服务器来处理该请求,然后服务器游标+1;
循环:不断重复步骤三,以确保每个服务器都有机会处理请求;
2.Weighted Round Robin - 加权轮询
在轮询的基础上根据硬件配置不同,按权重分发到不同的服务器,适合场景:跟配置高、负载低的机器分配更高的权重,使其能处理更多的请求。
3.最少连接数
记录每个服务器正在处理的请求数,把新的请求分发到最少连接的服务器上,因为要维护内部状态不推荐。
原理
维护一个所有服务器和连接数的字典(Map);
当新的请求到达时,负载均衡器会检查服务器列表中当前连接数最少的服务器;
请求将被分配给具有最少连接数的服务器,处理请求后该服务器的连接数+1;
如果有多台服务器具有相同的最小连接数,算法可以使用其他标准来选择其中一台,如加权等
优缺点
优点:
动态负载均衡:它根据服务器的当前负载情况来做出决策,这使得它能够有效地分配请求给当前连接数最少的服务器,从而确保了服务器资源的最佳利用。
适应性强:这个算法适用于服务器性能不均匀的情况,因为它关注的是连接数,而不是服务器的硬件配置或性能评估。
避免过载:通过将新请求分配给连接数最少的服务器,”最小连接数”算法有助于防止某些服务器被过度加载,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自动恢复:如果某台服务器由于故障或重启而导致连接数清零,该算法会自动开始将新请求分配给该服务器,以实现自动恢复。
缺点:
连接数不一定代表负载:”最小连接数”算法假设连接数与服务器的负载成正比,但这并不总是准确。有时候,某台服务器的连接数可能很高,但仍然能够处理更多的请求,而另一台连接数较低的服务器可能已经达到了其性能极限。
不适用于长连接:如果服务器上有大量长期活跃的连接,例如WebSocket连接,该算法可能不太适用,因为长连接不同于短暂的HTTP请求,连接数的统计可能会产生误导。
无法解决服务器性能差异:虽然”最小连接数”算法可以平衡连接数,但它无法解决服务器硬件性能差异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其他负载均衡算法,如加权轮询,来更好地适应性能差异。
4.IP/URL Hash-IP/URL散列
IP/URL 散列算法是一种根据客户端 IP 地址或 URL 来分配请求的负载均衡算法,这样相同的IP或者URL就会负载到相同的服务器上。
原理
将客户端 IP 地址或 URL 散列到服务器列表中,
然后将请求分配给散列值对应的服务器。
优缺点
优点:
稳定性:IP/URL Hash 算法可以确保相同的客户端请求总是被分发到相同的服务器上。这可以提高应用程序的稳定性,因为客户端的会话数据在同一服务器上保持一致。
适用于会话保持:当应用程序需要在多次请求之间保持会话状态时,IP/URL Hash 算法非常有用。客户端在一次请求中选择的服务器会在后续请求中保持一致,确保会话数据不会丢失。
负载均衡:IP/URL Hash 算法可以将特定的客户端请求均匀地分配到多个服务器上,从而实现基本的负载均衡,避免了某些服务器被过度请求。
缺点:
不适用于动态环境:IP/URL Hash 算法基于客户端的 IP 地址或 URL,一旦客户端 IP 或请求的 URL 发生变化,请求可能会被分配到不同的服务器上,导致会话数据丢失或不一致。
不考虑服务器负载:IP/URL Hash 算法不考虑服务器的当前负载情况。如果某个服务器的负载过高,IP/URL Hash 无法动态地将请求分发到负载较低的服务器上。
适用场景
静态环境:在静态环境中,即客户端的 IP 地址或请求的 URL 不经常变化的情况下,IP/URL Hash 算法可以提供稳定的负载均衡。
少数服务器的负载均衡:当服务器数量相对较少且不太容易动态扩展时,IP/URL Hash 算法可以用于基本的负载均衡。
5.Least Response Time - 最短响应时间
最短响应时间就是指:处理请求的响应时间最少的服务器,获取的请求就越多。直白讲就是速度快,就干的多。
适用场景
负载均衡的所有服务器,处理能力相差比较大。比如:有3台服务器,服务器A(4C8G,4个CPU,8G内存),服务器B(2C4G,2个CPU,4G内存),服务器C(1C2G,1个CPU,2G内存), 那么就可以采用这种算法,这样可以根据服务器的处理来实现动态负载。
交通控制系统:在城市交通控制系统中,需要及时响应交通信号、路况和车辆检测等信息。最短响应时间算法可以帮助确保交通信号及时适应交通流量的变化。
优缺点
优点:可以充分发挥各个服务器的性能,提高服务器的利用率。
缺点:饥饿问题。比如,服务器A的性能最好,处理速度最快,那么所有的请求都会被分配到服务器A,这样服务器B和服务器C就会一直处于饥饿状态,无法处理请求。这样也就会产生不公平。
猜你喜欢
- 【Redis】Memcached和Redis的区别
- 一、Redis与Memcached的区别两者都是非关系型内存键值数据库,现在公司一般都是用Redis来实现缓存,为什么不用Memcached呢?接下来分析一下Redis、Memcached的区别:1、...
- 【后端】Elasticsearch简介
- 1、Elasticsearch介绍1.1、什么是ElasticsearchElasticsearch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搜索和分析引擎,构建在Apache Lucene搜索引擎库之上,提供了一个分布式、多租户的全文搜索引擎,能够实时地存储、检索和分析大规模的数据。1.2、Elasticsearch特点(1)分布式架构:Elasticsearch采用分布式架构(2)实时搜索(3)多租户支持:可以在同一个集群中为不同的应用或用户提供服务。(4)文档存储:以文档为基本存储单元,每个文档都是一个JSON格
- 【HTTP】post为什么会发送两次请求
- 在浏览器中,内容是很开放的,任何资源都可以接入其中,如 JavaScript 文件、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甚至可以下载其他站点的可执行文件。 但也不是说浏览器就是完全自由的,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出现一些不可控的局面,例如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
- 【后端】PHP、Python、Java 和 Go语言对比
- PHP、Python、Java 和 Go 都是流行的编程语言,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下面是对这些语言的一些基本对比:一:PHP适用场景:主要用于Web开发,特别是服务器端脚本。特点:语法简单易懂,学习曲线平缓。与HTML结合紧密,适合快速开发小型到中型Web应用。性能:通常性能低于Java和Go,但在一些优化和缓存策略下也能达到不错的效果。生态系统:拥有庞大的社区和丰富的库/框架,如Laravel、thinkphp,Symfony等。优势:PHP语言开发的优势在于其开源免费、跨平台
- 【Docker】Docker常用命令
- Docker常用命令一、启动类1.启动docker2.关闭docker3.重新启动docker4.docker设置自启动5.查看docker运行状态6.查看docker版本号等信息7.docker帮助...
- 【后端】微服务和分布式系统的区别
- 微服务和分布式系统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它们在软件架构和系统设计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以下是它之间的主要区别:1. 含义不同。微服务是一种架构风格,它将一个单一应用程序开发为一组小型服务,每个服务运行在自己的进程中,服务间通信采用轻量级通信机制(通常用HTTP资源API)。这些服务围绕业务能力构建并且可通过全自动部署机制独立部署。而分布式系统是若干独立计算机的集合,这些计算机对用户来说就像单个相关系统,即整个系统是由不同的计算机组成,而用户是无感知的,就像访问一台计算机一样。2. 概念层次不同。微
- 【负载均衡】Nginx实现负载均衡的4种方式
- Nginx提供了多种方式实现负载均衡,以下是其中常用的4种方式:1.轮询(Round Robin): 这是默认的负载均衡算法,Nginx按照请求的顺序依次将请求分配给后端的服务器。每个服务器按照其权重来处理请求,然后按顺序循环分配。这种算法简单且平均地将负载分配给后端服务器,适用于后端服务器配置相同、处理能力相当的场景。
- 【Redis】Redis的持久化方式
- Redis是一个开源的高性能键值存储系统,它通常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以提供快速的读写操作。然而,当Redis实例关闭时,内存中的数据将丢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Redis提供了持久化功能,允许将数据存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