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全部百科>百科问答详情
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真实性有待确认,请自行甄别。

1诸佛菩萨他们跟我们不相同的,就是他完全用第一念,他没有第二念。?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浏览:4次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问题描述:1 诸佛菩萨他们跟我们不相同的,就是他完全用第一念,他没有第二念。这个第一念就叫一心。我们这个法门修一心不乱,直接修一心。这个法门殊胜之处就在此地,它没有拐弯抹角。 2 如果我们在一切境界里面,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时时刻刻能保持第一念,那你不久就作佛,就成佛了。正因为我们无始劫以来的习气太重,第一念保不住,一接触,第二念快速生起来,立刻就迷了,就起分别执着,就起贪嗔痴慢。 3 分别执着、贪嗔痴慢,这都不是真的,妄的。妄的想不生,它偏偏要生,我们怎样止也止不住它,烦恼就在此地,病根也就在这个地方。 4 佛教我们用念佛的方法,来1 诸佛菩萨他们跟我们不相同的,就是他完全用第一念,他没有第二念。这个第一念就叫一心。我们这个法门修一心不乱,直接修一心。这个法门殊胜之处就在此地,它没有拐弯抹角。 2 如果我们在一切境界里面,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时时刻刻能保持第一念,那你不久就作佛,就成佛了。正因为我们无始劫以来的习气太重,第一念保不住,一接触,第二念快速生起来,立刻就迷了,就起分别执着,就起贪嗔痴慢。 3 分别执着、贪嗔痴慢,这都不是真的,妄的。妄的想不生,它偏偏要生,我们怎样止也止不住它,烦恼就在此地,病根也就在这个地方。 4 佛教我们用念佛的方法,来对治这个病根。念头起来了,不管是善念也好、恶念也好,总而言之,善恶都不是正念,都是无明里面的东西,都用一句佛号把它代替。 5 正念是无念。无念,外头境界清清楚楚,又活活泼泼,它不是死寂的。有念都是妄念,我们做不到无念,那么,用什么方法?就用一句佛号把它代替。 6 这句佛号是什么念?还是个妄念。清净心里头哪里有阿弥陀佛?所以,这个一念还是个妄念。我们的修行方法,就是用一个妄念,代替一切妄念。以一念,止一切妄念! 7 这句阿弥陀佛,除了代替一切妄念之外,它还有两种功德:一种功德是提醒自己的正念。南无阿弥陀佛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皈依无量觉,换句话说,常常提醒自己,要觉不要迷。 8 觉心是不动的,觉心是清净的,迷才妄动。所以念这句佛号能提醒自己,我的心怎么又动了。第二种功德是西方极乐世界确确实实有这一尊佛,他的名字就叫做阿弥陀佛! ---------------净空法师 《轻松学佛法》系列 灵魂是从肉体内独立出来的,它拥有科学无法测知的机能,这种机能就象重力一样,虽然知道重力是由地球和物体间的引力所致,但无法以肉眼看到。——法国天文学家卡旺 在世界宗教中,只有佛教是切实地以系统理性的分析来考察生活中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世界著名学者巴格尔 有关六道轮回,三世因果的科学证据,大家可以在爱问资料库下载,钟茂森博士-《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美国耶鲁大学布莱恩·魏斯博士-《前世今生》《生命轮回》《返璞归真》《前世今生来生缘》。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净土宗是以往生弥陀净土为目的,念佛会也就是以专念「」为修持。除了往生极乐世界,没其它的追求;除了念阿弥陀佛,也不做其它杂修。我们所念的这尊南无阿弥陀佛,在佛教最有名,不论出家人、在家人,凡说到修行,最后都以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为其归属、修持。甚至不信佛教,不知道佛教的人,多少也会念南无阿弥陀佛。可见不论佛教内外,阿弥陀佛是普遍为人所知、为人所称念的一尊佛。 本愿成就的佛。阿弥陀佛会成为「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原因?就是兆载永劫之前,法藏菩萨在世自在王如来之下,为救度苦难的十方众生,为使十方众生脱离三界六道轮回,为使十方众生快速成就正等正觉,因此发下四十八大愿。这四十八大愿就整体来讲,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 阿弥陀佛是救度众生的佛,祂的功德力量是使阿鼻地狱的众生,都能够得到救度。就好比一个人堕落十丈深的溪涧,如果我们要放下篮子给他坐上来,绳子起码要十丈长以上,甚至要十一丈。阿弥陀佛的功德力量可说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好像这条绳子的长度远超过十一丈,绝对可以救度任何一位众生。所以阿弥陀佛这尊佛,就是救度众生的佛。 每个人生生世世以来,都造了无量无边的罪业,伤害过无量无边的众生。包括杀死对方或吃对方的肉,欠对方的情或欠对方的债,所以对方始终都跟随我们,伺机向我们讨债报复。这些冤亲债主有的已经投胎做人,有的在地狱或天上,如果是在阴间,往往就会来找我们,当我们身体健康、阳气强盛的时候,他没办法近身,一旦临命终时,阳气衰弱、阴气增强,他就会来报复。只要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光明对我们摄取不舍,就能化解我们生生世世以来的冤亲债主,甚至念佛也可以超度他们。 阿弥陀佛是临终来迎的佛。凡念佛众生,阿弥陀佛的光明就保护他、照顾他、不舍弃他、不嫌弃他,一直到临终的时候,现身来接引他到极乐世界,时间不会有差错。

猜你喜欢

简述:洗礼和圣餐礼的意义
简述:洗礼和圣餐礼的意义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159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世界末日玛雅人到底说啥了?
玛雅人到底说啥了?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63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哥林多前书12:26,请帮讲解林前12:26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
林前12:26 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若一个肢体的荣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 该如何讲解这经节, 以及鼓励人团结呢?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57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1我初学佛的时候遇到章嘉大师,他是密宗上师,是宗喀巴大师的弟子。?
1 我初学佛的时候遇到章嘉大师,他是密宗上师,是宗喀巴大师的弟子。章嘉大师是中国密教四大喇嘛之一,黄教的。达赖、班禅、章嘉、哲不尊丹巴,这在中国边疆是四大佛教领袖。 2 我有幸遇到他,他没教我持咒,他教我学教,在经典上下功夫,这是正确的,这是真正的善知识。不像一般金刚上师,一见到你,要你赶快来灌顶。你跟这些金刚上师修学,修一辈子也不能成就。 3 黄念祖老居士是密宗的金刚上师,他晚年专修净土...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53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圣经的来历?圣经是如何编篡的?历史上一共有过几个版本呢?各自区别
是如何编篡的?历史上一共有过几个版本呢?各自区别在哪里?他的异端派别有哪些?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51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要守着不妄语,要守着不两舌1中国古人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1 中国古人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你要想身体健康,你吃东西要小心谨慎;你要想一生保平安,你的言语要谨慎。 2 口业是最容易造的,要守着不妄语,不妄语对自己有大利益;要守着不两舌,绝不可以挑拨是非,挑拨是非造的业非常之重! 3 家庭里面挑拨是非,让人家一家不和,要负因果责任;一个团体里面挑拨是非,这团体里头不和,在佛教团体是“破和合僧”,破和合僧的罪过是堕阿鼻地狱。 4 佛在戒经里...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51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伊斯兰教承认耶稣为先知么?书上这样说,但耶稣基督已经自称为圣子,
上这样说,但耶稣基督已经自称为圣子,伊斯兰教岂不是承认圣子了?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49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求助BBN圣经广播网?????BBN圣经广播网,每天6:30播出
BBN广播网,每天6:30播出圣经朗读节目,这几天怎么听不到了? 一个多月了,还没播?改时间了?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48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关于耶稣基督神性,一元性到三位一体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时间是什么?
关于神性,一元性到三位一体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时间是什么?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48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亲近三宝,是大智慧之人?1世出世法里头,亲近三宝是大福德之人,也
1 世出世法里头,亲近三宝是大福德之人,也是大智慧之人。可是三宝在今天的世间衰微了,衰微在只有形式的三宝,没有实质的三宝。诸位要晓得,实质的三宝才管用,我们才能真正得福慧。 2 觉、正、净是实质的三宝,佛法僧就是觉正净。但是现在人不知道佛法僧的内涵是觉正净,提到佛,就想到佛像;提到法,就想到经典;提到僧,就想到出家人。想错了,于是得不到佛法真实的利益。 3 实质的三宝,《坛经》上讲得很好,...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44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