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全部百科>百科问答详情
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真实性有待确认,请自行甄别。

为什么信佛信观音就说是迷信而信耶稣基督就不说是迷信呢?在现实社会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浏览:5次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问题描述: 在现实社会中,如果你信佛、信观音,人家就说你是迷信;而若信耶稣基督就没有人说是迷信! 我觉得两者都没有本质性的区别,都是劝人向善,让大家行善积德而已! 为何在现实中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球球Lakers说的很好。 将正常的信仰和封建迷信活动简单等同起来是49年以来的某些错误政策的遗害流毒。事实上,我国宪法规定了宗教信仰方面的自由选择权。用以往的有色眼镜来看待宗教信仰,不仅不利于和谐社会构建,还可能危害精神文明的良性发展。 佛教信仰被人指为迷信,其中有很多原因。简单归纳一下: 1、信仰群体。受正统教育的人往往会认为,信佛者的主体是文化素质较低的老人,特别是老太太。而基督教似乎更有现代气息,信仰者有很多是年轻人,特别是白领等收入较高阶层。 2、信仰形式。中国传统社会存在信仰夹杂的现象。有些不了解佛教的人,于是将烧香求神、民间巫术等和佛教划上等号。其实两者不仅在形式上截然不同,其精神实质更是有天壤之别。基督教表面上破斥一切有形偶像崇拜,实际上也有雕塑耶稣圣像和向十字架致敬的传统,其塑像的精神实质与佛教其实非常相似,都是以有形形象表信仰精神,但却被无知者或是别有用心者以此攻击佛教崇拜偶像。 3、传教形式。佛教寺庙一般比较古旧,建筑形式比较复古保守,而基督教教堂往往比较具有现代感。佛教僧人一般不外出游学,而基督教则具有扩张性,传教士会四面出击,甚至要求教徒主动积极“传播福音”;佛教的经典具有稳定性,语言古朴,受破四旧等运动的影响,一般人往往认为佛教代表着旧势力,是旧社会的统治工具。其实基督教同样存在政教不分和沦为文化经济侵略工具的问题,但当初国内破四旧运动和文革主要矛头并未针对当时还处于弱势的基督教。因此,在普通人的模糊社会记忆中,往往会对基督教另眼相看。 4、宗教争议。宗教教义的差别本来是一种客观存在,正如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一样。人心的偏好和层次不同,决定了不同宗教形态共存的必要性。但部分基督教徒曲解教义或是受教义的片面影响(甚至是受别有用心者的蛊惑)而大肆攻击其他宗教。这不仅有违基督教博爱精神,更给社会平添了很多不安定因素,人为造成和夸大了宗教间的分裂和对立。正如球球Lakers所说,这可以说是一种无知者无畏。 5、宗教宣传。基督教徒往往用信仰基督教国家皆经济发达作为传教之重要理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于某些崇拜物质文明者,与发达物质文明相联系的宗教形态,往往会被他们称为先进。而只要是落后经济形态相联系的宗教,则会被指摘为迷信。但试看近日处于风口浪尖的菲律宾,岂不正是基督教国家,哪里称得上文明进步? 简单说说。实际上很多基督徒也同样是迷信。一个倾向于迷信的人,不管他信的是什么教,都有可能陷入迷信的泥潭,还指摘别人为迷信。迷而不觉,可悲之处正在于此。

猜你喜欢

简述:洗礼和圣餐礼的意义
简述:洗礼和圣餐礼的意义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158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世界末日玛雅人到底说啥了?
玛雅人到底说啥了?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63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哥林多前书12:26,请帮讲解林前12:26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
林前12:26 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若一个肢体的荣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 该如何讲解这经节, 以及鼓励人团结呢?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55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1我初学佛的时候遇到章嘉大师,他是密宗上师,是宗喀巴大师的弟子。?
1 我初学佛的时候遇到章嘉大师,他是密宗上师,是宗喀巴大师的弟子。章嘉大师是中国密教四大喇嘛之一,黄教的。达赖、班禅、章嘉、哲不尊丹巴,这在中国边疆是四大佛教领袖。 2 我有幸遇到他,他没教我持咒,他教我学教,在经典上下功夫,这是正确的,这是真正的善知识。不像一般金刚上师,一见到你,要你赶快来灌顶。你跟这些金刚上师修学,修一辈子也不能成就。 3 黄念祖老居士是密宗的金刚上师,他晚年专修净土...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53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圣经的来历?圣经是如何编篡的?历史上一共有过几个版本呢?各自区别
是如何编篡的?历史上一共有过几个版本呢?各自区别在哪里?他的异端派别有哪些?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50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伊斯兰教承认耶稣为先知么?书上这样说,但耶稣基督已经自称为圣子,
上这样说,但耶稣基督已经自称为圣子,伊斯兰教岂不是承认圣子了?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49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要守着不妄语,要守着不两舌1中国古人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1 中国古人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你要想身体健康,你吃东西要小心谨慎;你要想一生保平安,你的言语要谨慎。 2 口业是最容易造的,要守着不妄语,不妄语对自己有大利益;要守着不两舌,绝不可以挑拨是非,挑拨是非造的业非常之重! 3 家庭里面挑拨是非,让人家一家不和,要负因果责任;一个团体里面挑拨是非,这团体里头不和,在佛教团体是“破和合僧”,破和合僧的罪过是堕阿鼻地狱。 4 佛在戒经里...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49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求助BBN圣经广播网?????BBN圣经广播网,每天6:30播出
BBN广播网,每天6:30播出圣经朗读节目,这几天怎么听不到了? 一个多月了,还没播?改时间了?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48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关于耶稣基督神性,一元性到三位一体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时间是什么?
关于神性,一元性到三位一体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时间是什么?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45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亲近三宝,是大智慧之人?1世出世法里头,亲近三宝是大福德之人,也
1 世出世法里头,亲近三宝是大福德之人,也是大智慧之人。可是三宝在今天的世间衰微了,衰微在只有形式的三宝,没有实质的三宝。诸位要晓得,实质的三宝才管用,我们才能真正得福慧。 2 觉、正、净是实质的三宝,佛法僧就是觉正净。但是现在人不知道佛法僧的内涵是觉正净,提到佛,就想到佛像;提到法,就想到经典;提到僧,就想到出家人。想错了,于是得不到佛法真实的利益。 3 实质的三宝,《坛经》上讲得很好,...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44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