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全部百科>百科问答详情
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真实性有待确认,请自行甄别。

大家来谈谈今天的佛教吧!世界上的人们对佛教的态度大概有四种:信仰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浏览:6次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问题描述: 世界上的人们对佛教的态度大概有四种:信仰的、半信半疑的、不信仰但也不反对、反对的。其中反对者的理由虽然林林总总,但主因不出下面二种:消极逃避、迷信。这些反对佛教的理由能否站得住脚呢?这些反对者是否真正了解佛法的内容?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奉为至尊至圣。天文学、宇宙学、电子学、生命科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及经济、金融、艺术等社会科学领域里的割裂研究成果,在人们的心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在这样的环境中,由于对佛法不太了解,难免有部分人会偏执科学而反对佛法,这时作为有理智的人应观察一下其余人士对佛法的看法如何。 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的名人是如 世界上的人们对佛教的态度大概有四种:信仰的、半信半疑的、不信仰但也不反对、反对的。其中反对者的理由虽然林林总总,但主因不出下面二种:消极逃避、迷信。这些反对佛教的理由能否站得住脚呢?这些反对者是否真正了解佛法的内容?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奉为至尊至圣。天文学、宇宙学、电子学、生命科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及经济、金融、艺术等社会科学领域里的割裂研究成果,在人们的心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在这样的环境中,由于对佛法不太了解,难免有部分人会偏执科学而反对佛法,这时作为有理智的人应观察一下其余人士对佛法的看法如何。 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的名人是如何评价佛教的: 佛学乃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 ----孙中山 佛学之博大精深,虽有圣哲无所措手。 ----康有为 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 ——近代思想家 章太炎 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他居然早已明白的启示了。 ----鲁迅 佛教大矣,孔次大,耶为小。 ---近代思想家 谭嗣同 佛学广矣,大矣,深矣,微矣,切于人事,证于实用,实天地间最高尚圆满,深地著名之学说也。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 ----梁启超 出家人是最高尚最伟大的,顺治皇帝曾作"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之赞誉。 -----著名书画曲剧家李叔同 佛法之广大精深,余所素信不疑者也。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 佛学不可不学,办了佛学院,两年毕业,专弄政治,这个办法不行,得搞四年,光政治好,佛学上没有学问是不行的。              ----毛泽东一九六年一月二十二日同班禅大师的谈话  无常的社会观,菩萨行的人生观,引导我走上了革命道路。 ----早期革命家瞿秋白 佛教以出世的精神,于入世的事业。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 佛教文化对中国伦理道德等产生了很大影响,其许多主张同我们现在提倡的精神文明的思想是一致的。 -----李瑞环 发展科学,庄严国土,佛教论文,利乐有情。 ----李铁映为《佛教科学论》出版题词 我本人是科学家,但对佛法同样感兴趣。我认为佛法与科学是一而二而一的。 ----沈家祯博士 辩证法在佛教中已达到很精细的程度。 -----马克思  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辩证法最初来源于佛教。 ----恩格斯  在世界宗教中,只有佛教是切实地以系统理性的分析来考察生活中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世界著名学者 巴格尔 假使没有佛教因果律,宇宙就只有混乱。 ---世界几何学之父 威勒博士 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注重和依据实证的宗教。 ----著名哲学家尼采 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爱因斯坦 佛教所开示的法,包含内容的广大深奥,确实无与伦比。 ---英国著名学者克里 我说过,我还要说,我还要一遍又一遍地说,佛教与现代科学之间存在著一条紧密的智力纽带。 ---阿诺德爵士 释迦牟尼佛是把智慧之光投射人类心灵的第一人。 -----印度总统拉克斯坦 佛教教义崇尚和平,向世界宣扬佛的和平主义,是我们每一个佛子都应有的责任。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要 只要日月继续存在,只要人类还继续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佛教就会一直延续下去。---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 在科学上,几乎每件事都是超过你直接经验的。世间人往往仅以自已的见闻和经验来评判事物,但他不知道,我们的感觉和经验经常在欺骗自已。----著名物理学家威斯柯夫 所以真正明智的科学家不可能排斥佛教,因为对科学与佛法都稍曾涉足的人都会明白,在追求世间的真理方面科学和佛法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从出世间及世间的深层因果这一佛法更加侧重的方面,对科学来说却是一片全新的领域。 大家如何看待今天的佛教呢?我们如何才能保证今天末法时代佛教的纯洁呢?佛教最早从古印度传入我国,至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了,勿庸置疑,佛教对我国的文化、政治、哲学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且不可磨灭影响。在这样一个佛教的末法时代,如何继承和发扬佛教的思想,保证佛教的纯洁以及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希望大家畅所欲言!恳请客观公正!谢谢!!! 感恩!南无阿弥陀佛!
佛教创立二千多年来,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以来,历经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中国传统道家、儒家和楚骚的相互融合,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佛教的中国化,至唐时达到鼎盛时期。后虽经“三武”灭佛、以及宋明理学的冲击,但仍然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传承至今。新中国政府对佛教持支持态度,这为佛教的发扬光大提供了保证。从目前情况看,佛教在中国仍属于第一大宗教。但从日本的情况看,虽然日本的佛教原本由中国传入,但其发展的较快,日本佛教徒在当今日本仍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有的宗派在日本、东南亚、包括台湾等地区的境况远远超过中国当今的佛教境况。 按照佛教的说法,目前应该属于未法时期,已经不是修道成佛的最好时期了。人心的变化是受社会环境的变化。在当今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而旧有的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人们固有的道德规范已经不适应当今世情,从一定意义上,国人现在存在一定程度的道德真空和信仰危机。当此之时,佛教界应该承担起教育国民的重任,尽其努力为提高国人的思想道德水平而发挥积极作用,这无论对于佛教自身发展来讲,还是对于构建和谐小康社会来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简述:洗礼和圣餐礼的意义
简述:洗礼和圣餐礼的意义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158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世界末日玛雅人到底说啥了?
玛雅人到底说啥了?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63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哥林多前书12:26,请帮讲解林前12:26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
林前12:26 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若一个肢体的荣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 该如何讲解这经节, 以及鼓励人团结呢?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55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1我初学佛的时候遇到章嘉大师,他是密宗上师,是宗喀巴大师的弟子。?
1 我初学佛的时候遇到章嘉大师,他是密宗上师,是宗喀巴大师的弟子。章嘉大师是中国密教四大喇嘛之一,黄教的。达赖、班禅、章嘉、哲不尊丹巴,这在中国边疆是四大佛教领袖。 2 我有幸遇到他,他没教我持咒,他教我学教,在经典上下功夫,这是正确的,这是真正的善知识。不像一般金刚上师,一见到你,要你赶快来灌顶。你跟这些金刚上师修学,修一辈子也不能成就。 3 黄念祖老居士是密宗的金刚上师,他晚年专修净土...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53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圣经的来历?圣经是如何编篡的?历史上一共有过几个版本呢?各自区别
是如何编篡的?历史上一共有过几个版本呢?各自区别在哪里?他的异端派别有哪些?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50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伊斯兰教承认耶稣为先知么?书上这样说,但耶稣基督已经自称为圣子,
上这样说,但耶稣基督已经自称为圣子,伊斯兰教岂不是承认圣子了?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49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要守着不妄语,要守着不两舌1中国古人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1 中国古人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你要想身体健康,你吃东西要小心谨慎;你要想一生保平安,你的言语要谨慎。 2 口业是最容易造的,要守着不妄语,不妄语对自己有大利益;要守着不两舌,绝不可以挑拨是非,挑拨是非造的业非常之重! 3 家庭里面挑拨是非,让人家一家不和,要负因果责任;一个团体里面挑拨是非,这团体里头不和,在佛教团体是“破和合僧”,破和合僧的罪过是堕阿鼻地狱。 4 佛在戒经里...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49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求助BBN圣经广播网?????BBN圣经广播网,每天6:30播出
BBN广播网,每天6:30播出圣经朗读节目,这几天怎么听不到了? 一个多月了,还没播?改时间了?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48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关于耶稣基督神性,一元性到三位一体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时间是什么?
关于神性,一元性到三位一体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时间是什么?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45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亲近三宝,是大智慧之人?1世出世法里头,亲近三宝是大福德之人,也
1 世出世法里头,亲近三宝是大福德之人,也是大智慧之人。可是三宝在今天的世间衰微了,衰微在只有形式的三宝,没有实质的三宝。诸位要晓得,实质的三宝才管用,我们才能真正得福慧。 2 觉、正、净是实质的三宝,佛法僧就是觉正净。但是现在人不知道佛法僧的内涵是觉正净,提到佛,就想到佛像;提到法,就想到经典;提到僧,就想到出家人。想错了,于是得不到佛法真实的利益。 3 实质的三宝,《坛经》上讲得很好,...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44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