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真实性有待确认,请自行甄别。
轰炸机的隐身性能更重要还是超音速性能更重要?B2是隐身性能出众的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浏览:4次
问题描述:B2是隐身性能出众的尖端, 要说隐身的全面性,连F22也不如。但B2是亚音速突防的。现在有一种说法,随着反隐身技术的渐渐普及,B2的隐身优势将逐渐消退,再过10年,B2在雷达上将不再难以捕捉,到时候超音速突防的轰炸机将再次辉煌。各位高手怎么看?
首先,让我们先澄清一个概念,楼主说的超音速空防到底是多快?如果是一两马赫的超音速,那么这种轰炸机早就有了,B1、图160乃至更老的逆火甚至半个世纪前的眼罩等不都是嘛,根本不需要再研制,直接从博物馆或者飞机坟场里招魂就够了。 只是这样的超音速轰炸机是难以“再次辉煌”的。随着远程防空导弹性能的飞跃和普及,这东东基本上就是个活靶子。比如在射程400公里,速度达到5马赫的S400导弹眼里,这种庞大的目标飞0.8马赫与1.6马赫,根本没有什么区别。美军前些年在研究2035型轰炸机时认为,除非是轰炸机飞到5马赫以上(即高超音速),才有可能凭速度突破S400这级别防空导弹的拦截。而高超音速要用到超燃冲压发动机及一系列目前远未成熟的技术,特别是放大到战略轰炸机这级别,不是不久的将来能做到的,也许二十多年后可以(所以那方案叫2035年轰炸机),楼主所问的十年后是不可能出现的。 反隐身技术在十年后普及?现在根本还没有出现靠谱的反隐身技术,谈何普及呢? 比如所谓的米波雷达,它对针对X波段火控雷达设计的隐身战斗机还略管点儿用,但像B2这种本身就针对低频远程探测雷达而量身订制的东东,基本上没多大作用。再说这种精度超差的低频雷达找到了也无法定位和攻击。 再比如所谓的多基地雷达,那得等人家深入到你内地,四面都是雷达了才有可能捕捉到散射到其它方向的雷达反射波,这种零预警时间的探测方式对防御战略轰炸机来说显然是黄瓜菜都凉了。 又如所谓的无源雷达,它捕捉的是敌机自身发射的无线电信号,别说人家这类信号极微弱而难以远程探测,要是人家保持无线电静默呢? 红外等其它手段也难以奏效,轰炸机在红外隐身方面只会做得比战斗机好得多。 目前稍靠谱点儿的手段是提高雷达的探测能力,因为毕竟世上没有绝对的隐身,无非就是探测距离变近了,那么我极大地提高雷达探测能力可以部分弥补。相控阵特别是主动相控阵雷达靠集中能量于一点,从而极大提高探测距离。现在,不少先进雷达可以在近百公里左右发现类似F22和B2这种水平的隐身飞机。 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针对隐身飞机的探测能力的提升对非隐身飞机也是一样管用的。如果某种雷达能在百公里外发现B2,那它发现图160的距离恐怕会在五百公里之外。也就是说,无论你怎么提高雷达的性能,隐身飞机相对非隐身飞机的隐蔽性优势都是始终存在并且具有巨大实用价值的! 试问,现在世界上能拦截图160或逆火这种超音速轰炸机的国家有多少?我起码能数出几十个!中等以上国家都可以做到,无论是用先进的远程防空导弹还是战斗机,都能把它揍下来。拿我国周边来说,韩国可以,日本更可以,甚至越南和印度也都可以,北边那些前苏联国家就更甭提了。 但现在能拦截B2这种隐身轰炸机的国家有多少?别的国家都不用说,就连美俄两国恐怕都没多大把握! 再设想下,假如某先进雷达能探测隐身轰炸机的距离为100公里,而探测非隐身超音速轰炸机的距离为400公里。那么,对付前者时防空阵地的间隔必须小于200公里,而对付后者可以扩大到800公里间隔,两者的建设成本会差出好几倍,不是什么国家都能做到的。换言之,拦截隐身轰炸机的兵力要强几倍,这意味着其突防能力要比仅超音速的强几倍! 我们是要花十年时间研制一种连今天的越南都能拦截的轰炸机?还是一种连明天的日本都难以拦截的轰炸机?我想这个选择不难。 因为楼主是把两种性能分开做比较,我也就做了以上非此即彼的绝对化推断。但事实上,虽然最隐身的肯定是最慢的,而最快的往往隐身性能好不了,但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做个比较折中的设计,从而获得一种兼顾隐身性与速度的轰炸机非但可行,而且是种接近最优的选择。而美俄未来轰炸机的规划,也基本上体现了这种思路。
栏目分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