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全部百科>百科问答详情
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真实性有待确认,请自行甄别。

佛学,学佛过程中是从认识,学习.回向和发心几点吧?请问哪位师傅能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浏览:3次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问题描述:学佛过程中是从认识,.回向和发心几点吧?请问哪位师傅能说一下应如何发心呢,发心应因人而宜吧.和个人的愿望有关吧?
师傅不敢当,平等交流一下无妨。权当抛转引玉。 概括起来,本人的理解是这样的: 一、佛法修行是循序渐进的,而且也不是一生一世的功业,而是一种生命自觉的永恒的追求。所以,其实发心也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佛学术语叫做“发心次第”。所以,本人认为佛法实践贵在行持,不要一开始就背上一个发多大多大心的负担,修行的目的就是转变身心世界,随着内外境界的净化,发心自然也会转变得更为深广和如法,这个过程佛学术语叫做“转依”。 二、真正的发心要契合般若,如《金刚经》所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而发度四生九有众生之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这才是真实菩提心。为什么呢?因为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的根源,是菩提的障碍,著相发心就是没有摆脱这种障碍的发心,犹如与魔鬼携行。如《金刚经》说释迦牟尼佛过去世行菩萨道时,被哥利王割截身体,尔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三、佛法圆融无碍,方便善巧,无论以什么发心入门,无论求财、求色、求平安、求富贵、求官位、求人缘、求解脱、求成道,最终都将获得圆满佛果,佛佛平等,佛佛道同,决定不虚。因为,佛陀应世,视一切众生平等平等,犹如独生子女,普愿速成佛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获得不可思议的智慧与解脱妙果,所以本质上没有小乘、大乘的区别,也没有难行、易行的区别,也没有顿法、渐法的区别,唯一佛乘,平等一味。如《妙法莲华经》上的寓言故事:一个富贵长者的一大堆儿女在一个即将发生火灾的自家院子里面玩着低级的游戏,不知出离危险,更不知道外面世界的精彩;于是这个富贵长者想引导子女们出离火险,更想让他们懂得外面的世界的精彩,获得高级趣味,但他知道现在子女们的心理状况只能接受低级趣味的诱惑;于是长者针对性地告诉子女,院子外面有各种他们喜欢的玩具,比如羊车、鹿车、牛车等等,于是子女们为了自己喜爱的玩具纷纷出离火险;当子女们全部到达安全、通畅的四衢大道时,长者为他们每人准备了一驾一模一样的、他们做梦都想像不到的豪华大白牛车,远远超过他们的梦想和趣味,于是子女们得以驾乘大白牛,遨游精彩世界,享受到前所未有,想像不到的超级快乐。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佛法修行的极果就犹如无法想见的大白牛车,而无论我们最初是什么发心和趣味,只要依教奉行,戒定慧、境行果,一切法财,一切法喜毕竟能得,与佛无异。

猜你喜欢

简述:洗礼和圣餐礼的意义
简述:洗礼和圣餐礼的意义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158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世界末日玛雅人到底说啥了?
玛雅人到底说啥了?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63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哥林多前书12:26,请帮讲解林前12:26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
林前12:26 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若一个肢体的荣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 该如何讲解这经节, 以及鼓励人团结呢?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55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1我初学佛的时候遇到章嘉大师,他是密宗上师,是宗喀巴大师的弟子。?
1 我初学佛的时候遇到章嘉大师,他是密宗上师,是宗喀巴大师的弟子。章嘉大师是中国密教四大喇嘛之一,黄教的。达赖、班禅、章嘉、哲不尊丹巴,这在中国边疆是四大佛教领袖。 2 我有幸遇到他,他没教我持咒,他教我学教,在经典上下功夫,这是正确的,这是真正的善知识。不像一般金刚上师,一见到你,要你赶快来灌顶。你跟这些金刚上师修学,修一辈子也不能成就。 3 黄念祖老居士是密宗的金刚上师,他晚年专修净土...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53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圣经的来历?圣经是如何编篡的?历史上一共有过几个版本呢?各自区别
是如何编篡的?历史上一共有过几个版本呢?各自区别在哪里?他的异端派别有哪些?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50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伊斯兰教承认耶稣为先知么?书上这样说,但耶稣基督已经自称为圣子,
上这样说,但耶稣基督已经自称为圣子,伊斯兰教岂不是承认圣子了?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49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要守着不妄语,要守着不两舌1中国古人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1 中国古人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你要想身体健康,你吃东西要小心谨慎;你要想一生保平安,你的言语要谨慎。 2 口业是最容易造的,要守着不妄语,不妄语对自己有大利益;要守着不两舌,绝不可以挑拨是非,挑拨是非造的业非常之重! 3 家庭里面挑拨是非,让人家一家不和,要负因果责任;一个团体里面挑拨是非,这团体里头不和,在佛教团体是“破和合僧”,破和合僧的罪过是堕阿鼻地狱。 4 佛在戒经里...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49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求助BBN圣经广播网?????BBN圣经广播网,每天6:30播出
BBN广播网,每天6:30播出圣经朗读节目,这几天怎么听不到了? 一个多月了,还没播?改时间了?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48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关于耶稣基督神性,一元性到三位一体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时间是什么?
关于神性,一元性到三位一体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时间是什么?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45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
亲近三宝,是大智慧之人?1世出世法里头,亲近三宝是大福德之人,也
1 世出世法里头,亲近三宝是大福德之人,也是大智慧之人。可是三宝在今天的世间衰微了,衰微在只有形式的三宝,没有实质的三宝。诸位要晓得,实质的三宝才管用,我们才能真正得福慧。 2 觉、正、净是实质的三宝,佛法僧就是觉正净。但是现在人不知道佛法僧的内涵是觉正净,提到佛,就想到佛像;提到法,就想到经典;提到僧,就想到出家人。想错了,于是得不到佛法真实的利益。 3 实质的三宝,《坛经》上讲得很好,...
发表于:2024-10-24 00:00:00 浏览:44 分类: 社会民生-宗教